2)第三百六十四章:湖畔学堂的课业_日月永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亡国之势,神仙亦难救。

  而眼下的大明,靠着来自天竺源源不断的劳奴,唯一的开支除了每天的口粮之外,就是为这群玩意,建上几十座简陋的印度教神庙供他们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罢了。

  当然,在吃这一块,朱允炆那是相当大方,绝不会饿着肚子上工地。

  要不然一旦罢工说啥都不愿意干活的话也挺麻烦。

  财政这块没有问题,那么事情就变得很好处理了。

  首先动刀的便是南直隶脚下的十余个中枢直辖府,被裁汰的军卫所多达六十余个,将近四十万亩军田被改为民田,发放到七万多名军户的手上。

  而挤出来的,则是一万两千余名正当年的健儿,他们穿上比京营兵稍微轻薄的甲胄,配上一把腰刀,摇身一变就成了正儿八经吃皇粮的正规地方军。

  这一万多人分散在南直隶脚下各府之中,但是指挥权却仍旧在五军府手中攥着。

  地方有什么紧急性、大规模聚众性的行为,地方知府衙门最多可以抽调不超过两百人。

  这种军队,五军府称其为省府军,因为散于各省、各府之内,而朱允炆私下里却用上了他所熟悉的,印象中那个称呼。

  武警。

  打仗是用不到这支军队的。

  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地方平乱、剿匪、打击所谓的‘武林人士’。

  朱允炆可没有兴趣了解大明朝有没有龙门客栈,有没有所谓的六大派。

  会不会武功,也不过只是一群动乱地方治安的暴民罢了。

  自南直隶改制之后,临近的浙江、江西、山东、河南等省也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改军编民行动,力争在建文九年结束之前完成这项工作。

  而在这次全国性的改制工作中,内阁也给予了五军府巨大的支持,不仅是在拨钱上连眼皮都不眨一下,连同清查规划那都是加派人手,帮着跑腿办理。

  谁让建文十年是一五计划的收官年,抓紧落实了五军府的工作,内阁才好统计各项成绩,然后做一份能让朱允炆满意的政治答卷,也让天下的老百姓看看,这届内阁的成绩如何。

  文武大臣们都很忙,反倒让朱允炆这个做皇帝的闲了下来,后者便干脆跑到湖畔学堂,找这么一群大明的精尖小天才讲起了故事。

  而在跟这么一群孩子交流的时候,朱允炆才能依稀找到自己身上当年的影子。

  那个生活在现代化城市中的芸芸众生。

  “咱们这节是开放课,聊聊天,没有规矩,不搞本本框框的那一套。”

  朱允炆坐在十几个孩子之间,也没有拿书、拿本,两个手随意的放在大腿上,左手坐着朱文奎,右手边坐着于谦。

  “你们有没有想聊的,朕来听,或者想听朕聊什么。”

  每个月朱允炆都会来一次湖畔学堂讲学,不过之前讲的都是书本大套,讲一些晦涩高深的观点,而今天则是闲了下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