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8章 浮动协议_重生风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你是希望我能开出比哥伦比亚更好的条件?”

  迈克尔.杰克逊朝他摊摊手:“丁先生,好莱坞的每个艺人都有身价,而身价始终处于上涨状态,几乎没有谁愿意自降身价,虽然我们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但我不能因此就给你打折扣,当然我也不要求你对我有多么慷慨,如果你能开出与哥伦比亚相同的条件,我就愿意与荷东签约。”

  其实年初他解约后,北美各大唱片公司都在联系他,他始终是采用竞价的策略,最终迫使哥伦比亚公司把版税上涨到10%,并定下浮动比例的条款。

  如今荷东公司又加入到竞价行列。

  按说迈克尔.杰克逊应该故技重施,继续提一提身价,但他没有这么做。

  原因并不是出于朋友交情。

  主要是荷东制作唱片的实力,虽然迈克尔.杰克逊对自己的音乐才华非常自信,但歌坛是商业市场,丁贤比他更加擅长对歌坛流行元素的捕捉。

  他明白在哥伦比亚制作的专辑销量,绝对没有在荷东制作的专辑销量高。

  所以如果哥伦比亚公司与荷东公司开出同样的条件,肯定签在荷东的收益会更大,他就没有提价。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人,迈克尔.杰克逊对商业利益的算计也历来专业,他可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

  前世他与索尼合作时,每次续约都在想尽办法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他从不愿意被资本方随意拿捏,这也导致他与资本方的关系势如水火,从而引发一系列媒体丑闻事件。

  娱乐圈的丑闻不是随意曝光,其中都存在利益因素。

  迈克尔.杰克逊同样如此。

  前世他在1985年购买ATV音乐公司,拿下几千首歌曲的版权,其中就包括披头士乐队,索尼屡次三番想要收购ATV,他坚持不卖,直至九十年代爆发儿童案丑闻,他事业被重创,遭遇财务危机,不得不出售50%ATV股权,以渡过危机。

  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年,难免会让人起疑,儿童案就是一场劳资矛盾所引发。

  如果迈克尔.杰克逊不是对唱片利益索取太高,导致他与资本方爆发尖锐的矛盾冲突,他的丑闻不会有那么多。

  当然丁贤对他的私生活没有任何兴趣,像他这样的超级巨星,身边的团队会不断狮子大开口,胃口根本没有上限,所以丁贤与他的合作期间也不会长。

  等把《颤栗》做出来,拉动了MTV收视率,让MTV挤入北美顶级传媒公司行列后,丁贤就会放弃与他的合作。

  其实丁贤也考虑过让其他北美新歌手灌录《颤栗》,但丁贤找遍北美歌坛,根本就没有替代者。

  从1980年以后,迈克尔.杰克逊就会一飞冲天,成为全美第一流行天王,即使丁贤把他前世的经典专辑全部抢占,也很难阻止他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