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_崔老道捉妖之夜闯董妃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力文学网

  老时年间,在天津卫提起董家,真可以说是没有不知道的,乃是地方上首屈一指的大户,人称“金鸡董家”。家有良田千顷,仆役成群,骡马满圈,地里头雇着长工短工,还有交钱种地的佃户,平时光收租子钱就吃不了花不完,何况还开着买卖商号,比起“八大祥、四大楼”也不多让。别看家里有的是钱,却没有权势,因此常被官府盘剥。你官面儿上没人,买卖也顺当不了,三天两头找你麻烦,都想从你这儿咬一口,叼一块肉走,董家总在这方面吃亏。

  董地主多少次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没指望了,便许下大愿,将来一定让儿孙里有人做大官。否则再怎么有钱也没用,人家照样欺负你,赚多少钱都得让人切一刀。老话不是讲了吗?穷不跟富斗,富不跟官斗,这都是讲理的话。清朝开国皇帝传下的规矩“汉不掌兵,满不点元”。在当时来说,汉人当官只有科举这一条路。为了让几个儿子考取功名,教书先生请了不少,钱也没少花,奈何家里这几个儿子读书不成,没有一个争气的。董地主干着急也没有用,仗着家里有钱捐个官儿做吧!那时候的官缺可以用钱买,明码标价,花多少钱做多大官,文可以捐至道员,武可以捐至总兵。

  有的地主大户捐个官只吃俸禄,封了官衔却不要实权,为的是光宗耀祖、显赫门庭。你把钱给到了,四品五品都不成问题。

  有的捐官则是为了掌权,把做官当买卖干,将本求利。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年回本,两年看利,以权牟私,刮尽地皮。当然了,太大的官买不了,你说我有钱买个当朝一品,来个什么兵部尚书、殿阁大学士当当,那准得让人家啐回来。

  董地主家舍得花钱,捐的是实缺,不指望搜刮民脂民膏,就为了权势地位,可也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怎么这么倒霉,家里人刚当上官就出事。没到任之前地面儿上挺太平,到任之后净是无头官司。牵连众多,盘根错节,断也没法断,管也不能管,到最后甚至自身难保,这身官袍硬是穿不稳。赔钱丢人事小,搞不好还得把命搭上。

  董地主万般无奈,儿子们是指望不上了,再这么折腾非得绝了后,想起自己还有个闺女,生得花容月貌、美似天仙,家里有钱也会捯饬,往那儿一站亭亭玉立,明艳不可方物,画中的美人儿也不过如此。老两口子视作掌上的明珠一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以前有人出主意,让董地主把女儿嫁给王公贵胄也能借势,那时候没舍得,如今狠下心了,但是不嫁王爷,重金买通了宫里的总管,让女儿进宫当贵妃,成为皇上枕头边的人。

  在当时来说,进宫当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