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微博_我就是大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博其实就是推特中国化!

  当然了,早期的微博,是很高端的,视作轻量博客:打名人牌。

  公知、明星、记者,渣浪不遗余力邀请着“大V”们开通微博。

  任志强、薛蛮子、韩少、李楷复、姚辰等一大批“公知”在微博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吸引了无数群众前来围观。

  嗖狐也意识到通过这些高端用户、舆论领袖、明星、各行牛人能够大量吸引草根用户的关注。

  张朝羊把这一仗看得很重,亲自出面拉自己的那些明星朋友来助阵。

  甚至在嗖狐上*海办公室当着一大堆记者的面,给王里宏打电话邀请他在嗖狐开通微博。

  有一点不一样,渣浪是做媒体起步的!

  早在做门户时,为了把新闻搬到互联网上,渣浪就聚集了一批出身传统媒体的骨干记者。

  名人战略将记者们积累多年的人脉资源无代价地转移到微博上,绝对是渣浪多年积攒下来的影响力的一次变现!

  嗖狐的邯郸学步没有奏效,他的明星朋友们没能帮他“夺回江山”。即使是背靠巨头的大藤逊,也感觉使不上力,在微信出现前,渣浪微博的崛起给藤逊带来巨大压力。

  但是,早期的“大V”身份的确立,往往基于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通过渣浪微博,他们的话语权被平移到了网络世界,甚至因为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快而更胜一筹。他们关注的问题,大多关于社会时政;他们提出的观点,即使有争议,也能引起大范围的跟风讨论。

  于是,学者们惊呼“微博改变了中国的舆论场,来自底层的声音也能轻易引发舆情震动。”

  网民们也满怀期待的纷纷涌入平台,期待“围观改变中国”。

  当许多人讨论同一件事,且观点趋近一致时,会产生“逼近真相”的认知,这几乎和媒体的作用划上等号了!

  但是,这些并没能改变盈利能力!

  微博作为互联网的爆品,早年自是大红大紫。但也是公认的影响力很大,商业化很差,其社会地位和盈利能力完全不成正比。

  因为人们只为兴趣呼啸而来,聚在一处;事件一过,便一哄而散了。

  打个形象的比方:微博成了一座天桥,有人在耍猴,有人在围观,耍猴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围观的人看的尽兴而归,而微博什么也没捞着。

  盈利的问题还没解决,生存的根本又面临着挑战。

  微博对敏感问题的热情和“公知”观点的放大,引来了监管关注,时政大V纷纷离场,平台进入“内容真空”期。

  那几年,微博的宣传标语也是‘改变中国’!

  你要死啊,改变中国是你一个互联网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吗?

  另一个,则是微信出场了!

  我们把时间放回到2011年底,深市,麻花藤亲手教吴小波使用微信。

  人们在用微信聊天之余,会下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