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四章 扬名 (6/6)_我就是大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维是做买卖的好手!

  1989年,米拉麦克斯以1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索德伯格的成名作《性、谎言、录像带》,在公司的高效运作下,这部戛纳金棕榈影片获得了极佳的市场回报,米拉麦克斯公司在扬名立万的同时,也如法炮制了更多非好莱坞的优秀电影进入北美市场。

  《菊豆》、《捆着我,绑着我》、《天堂电影院》、《情欲色香味》、《飞鹰计划》、《霸王别姬》、宫崎骏《幽灵公主》…

  当代一大半的非北美电影大师,都曾与韦恩斯坦合作过。

  他的眼光很独到!

  《英雄》,2100万美元买断,大卖了5371万美元;

  《无极》,预告片的时候本来答应的是500万美元,看了成片之后,只愿意给50万美元…

  恺哥大导演气的都要吐血了!

  哈维就是不肯松口…

  人家对市场有自己的把控,知道《无极》这样的片子大概能有多少票房…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无极》北美票房接近59万美元,从那之后,老陈的片子基本上没有进过北美…

  《无极》、《投名状》、《赤壁》三部大片北美票房惨败之后,美国有影响的发行商渐渐疏远了华语大片。

  否则也轮不到华狮专门做华语片的推广。

  应该问一下哈维的心理价位…

  ……

  酒会一直持续到后半夜,结束的时候,张俊生已经喝的有点微醺…

  第二天醒来,快十一点了。

  洗漱完毕,下楼,到了酒店大厅,接过服务员递来的场刊翻了翻。

  作为开幕影片,《疯狂的石头》自然是场刊的主要目标。

  十位影评人中有3个打了3分,4个打了2分,1个打了分,2个打了1分的…

  平均分,不到…

  评价不怎么高…

  不过张俊生没怎在意,在戛纳,高场刊评分并不等于金棕榈,影评人也不是评审团!

  很多时候拿最高奖的电影在影评人处的评分不一定很高!

  老王的《2046》摘下戛纳场刊冠军宝座,平均分,然后,此片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官方奖项…

  场刊专门刊发了一篇针对《疯狂的石头》评论:“单薄的色彩,严肃的氛围,一派饱含寓意至理政治思考的风格,真没想到会是部喜剧片。

  讲的就是故事,推的就是情节,借句名言就是“圆环套圆环”。

  拍摄上,镜头切换得行云流水,洋洋洒洒数十个分段将一个包含着多个分支的复杂事件清晰连贯地呈现于观众。

  节奏上,可谓时缓时急收放自如。开场时如阅兵点将般介绍故事的人物背景和地点,不紧不慢地给我们绘出一幅鸟瞰图;正待我们放缓思维时,突然一名名人物接二连三地活跃起来,一个个地点续至不断地沸腾起来,只觉轰的一下,变化发展便应接不暇,就像去了层层伪装,赤身裸体的惊悚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