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士族阴谋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大笔的钱粮,派出两个千人队,派出家族最优秀的两个小辈,却被黄巾军围困在长社,寸功未立。

  他们不怪两位中郎将无能,只怪黄巾军太狡猾,且官兵数量太少,又缺乏训练。

  现在高顺获得了如此多的战功,不仅清缴了三州的黄巾贼,且斩首贼首张角和张宝,现在又封侯了,更让他们内心充满了仇恨的怒火。

  且由于高顺的原因,袁家与鲜卑族和上谷郡乌桓的交易暂停,使得袁家损失了大量的财富,袁家对高顺恨之入骨。

  袁司徒痛定思痛,以前联合各大家族封锁高顺,他们为了各自家族的利益,没有起到半点作用;这次,他决定甩开这些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家伙,准备单干。

  既然幽、冀、青三州已恢复秩序了,那就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乌桓人,从传回来的消息看,上谷郡乌桓现在对高顺的依赖特别大,关系非常密切;而高顺断了东三郡乌桓人的朝廷赏赐,使得东三郡乌桓人的生活困苦了很多,有发生冲突的可能,这便是他利用的契机。

  这次,他派出家族最得力的管事,前往辽西郡,争取说动乌桓人,让他们入塞劫掠。

  对他们来说,这正是边郡空虚之机,是劫掠的好机会,不由他们不动心。

  乌桓几万大军南下,与冀州黄巾对高顺进行联合夹击,以他现有的兵马,如何自存?袁隗相信,即便不能借此消灭高顺,也能让他损失惨重。

  若乌桓人入塞劫掠,他便有打击高顺的事由了。

  另外,袁司徒又有一计,调河东太守董卓讨贼。

  董卓曾被司徒袁隗征辟为府掾。

  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东汉时,由于政治腐败,官僚利用辟召以徇私,又因被辟召者对辟主的感戴,形成两者间的隶属关系,助长了官僚中私人权势的增长。

  由于袁隗和董卓之间有这样的特殊关系,所以关键时刻,袁隗便想到了董卓。

  而这时,何进上任大将军时间不久,黄巾未灭,寸功未立;不管是灭黄巾,还是组建大将军府的班底,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而他的出身卑微,所以大将军有向士族靠拢的意向。

  何进对士族抛出的橄榄枝,忙不迭的接住,以满足他交好士族的目的,此举不仅能交好士族,且希望能有所作为,更有打压高顺之意。

  袁隗虽然不能代表士族,却是士族的重要代表之一。

  而袁隗不仅要推荐本势力的人赚取战功,且要打压高顺,阻止其南下剿匪,再立战功。

  袁隗和何进两人一拍即合,上书皇帝,推荐河东郡太守董卓为中郎将,率领大军支援豫州战场。

  特别是颍川郡的黄巾军,势头正劲,且他们离京城洛阳太近,危险性太大,刘宏也很想尽快平定豫州和兖州的黄巾贼,便顺利通过了两人对董卓的举荐。

  而董卓一直苦于找不到交好士族的机会,此举正中其下怀,不仅能交好中原士族,还能赚取战功,便欣然前往。

  袁隗写信交代董卓,少杀戮,多驱逐,争取把豫州和兖州的黄巾军全部驱赶到冀州去,给高顺制造更多的麻烦,就像他们把黄巾贼驱逐到徐州是一个道理。

  董卓现在还没有发迹,没有更多的野心,对老上司袁隗言听计从;他知道袁隗的能力,若是不按照其意图办事,则很快便会被借机免职。

  至此,司徒袁隗还不罢休,派人去巨鹿郡、济南国,以及冀州和青州的其它各郡,搜集高顺不轨的证据,准备到时候一举扳倒高顺。

  而高顺尚不知危险正悄悄向他笼罩过来。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