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沮授出兵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平原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高顺选择占领萧关,不仅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还有重要的经济利益。

  周飞、沮授和麹义等人对萧关志在必得。

  这是沮授第一次谋划大型战役,更是小心谨慎,思虑周密,详细规划。

  周飞早就有收复两地的打算,派出了大批斥候到两郡打探消息,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

  羌胡占领两郡的时间已久,两郡羌人实力非常强大,皆能组成十万以上的骑兵,连董卓实力之强横,都无法顺利收复两郡。

  若是正面对决,集中周飞全部的军事力量,也不是两郡羌胡的对手,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这难不倒沮授。

  沮授在思虑之后,决定采取步步为营的办法,逐渐收复失地,并将此战作为招兵、练兵的磨刀石,等战争结束,不仅收复了失地,还能练就一支强军。

  若是今冬收复北地郡南部,则可动用明年一年的时间收复安定郡南部。

  反正现在周飞有高顺的支持,财大气粗,不担心财政问题,尽可能的与羌胡进行周旋,逐渐消磨羌胡的实力和耐心。

  先,要取得冠军侯高顺的支持,沮授的办法很简单,就是让关羽率领一万骑兵,加上匈奴单于的一万骑兵和鲜卑大王魁头的一万骑兵,再次劫掠北地郡,威胁北地郡羌胡的背部安全,他们回防,则麹义顺势收复北地郡的南部,若是他们不回防,则关羽可在北地郡的背部大肆劫掠,并劝降北地郡的豪强。

  冬季闲来无事,匈奴单于和鲜卑大王皆欣然同意,极为配合汉军的这次行动,在他们看来,能劫掠便劫掠,即便不能劫掠,汉军也不会亏待他们。

  于是,十二月中旬,关羽带领三万骑兵,从河阴县出,张杨带领两千骑兵随军出征,周仓坐镇河阴城,保障后勤物资。

  大军一路西行,经过朔方城,先收复被匈奴右贤王占领的广牧县,然后到达鲜卑人控制的临戎县,随之向南,进入北地郡境内。

  其次,要求宋宪集结军队,牵制匈奴右贤王部,使之不得有异动。

  再次,为了确保胜利,周飞和沮授决定,徐晃带领所辖的两万骑兵前去协助;管亥留守安邑,保障后勤辎重;周飞亲自坐镇夏阳城;沮授随军行动。

  周飞给麹义的权限是骑兵可扩招到两万,步兵为一万五千人;张猛的权限是骑兵扩招到一万五千人,步兵扩招到一万人;若是如此,两人皆有自保之力,若是羌胡大军来攻,也能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最后,派人联络董卓,要求其在右扶风的军队给予对羌胡的牵制。董卓与周飞关系不错,他还需要依赖从周飞处交易的粮食;于是董卓在接到信息之后,便立即派出两万骑兵,驻守杜阳县城,此举既能方便支援陈仓之战,又能交好周飞和高顺,牵制安定郡和北地郡的羌胡人。

  十二月初,部队已集结在夏阳城,做好了出准备。

  沮授先是命令麹义带领所辖军队为先锋,先期进入雕阴县,筑路架桥,建设营地,为大部队到来做准备。

  十二月中旬,沮授与徐晃和张猛率领大军到达雕阴城,稍事休整,便命令张猛率领五千骑兵率先进入北地郡。

  北地郡失守后,内徙左冯翊;此时的北地郡已非大汉所有,郡内局势复杂,既有北地羌胡,北地羌胡是胡汉杂居的羌人,胡汉各占一半的人口,又有胡人部落,胡人部落又分为北地羌和北地胡;北地羌以马兰山为聚集地,南与冯翊、北地二郡连接;北地胡是指流动于两汉时北地郡境内的卢水胡、鲜卑、匈奴等人;一旦反叛侵扰,北地羌、北地胡就会混成一体,井引起北地郡内杂居的羌胡响应,共同起事作乱。

  按照沮授的计划,收复北地郡南部的战功归于张猛,然后张猛驻守北地郡,作为收复安定郡南部的后勤供应基地;收复安定郡的战功归于麹义;他和徐晃是协助者,分别协助两人收复北地郡和安定郡。

  麹义和张猛两人对战功非常渴望,对沮授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