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6章权倾朝野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与高顺的政治交易,董卓的心更野了。

  李儒也从与高顺的交易中看出倪端,那就是高顺暗示他稳定关中地区,仔细揣摩,关中地区作为他们的根据地,太过重要了,于是向董卓建议,把据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和左将军皇甫嵩二人征入洛阳,并接管他们的兵权。

  皇甫嵩到任后,董卓因为旧怨,便指使他人陷害其入狱,欲致其于死地;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董卓关系不错,于是亲自求见董卓,替父求情,董卓这才答应释放皇甫嵩。

  董卓使中郎将牛辅坐镇长安,掌控三辅地区以及安定郡和北地郡的局势,确保后路安全,并接管了盖勋的一万官兵和皇甫嵩的三万官兵,实力更加强盛。

  有周飞保护北部侧翼安全,且接管了萧关,关中地区更容易防守了。

  侍中周毖字仲远,武威(治今甘肃武威)人,是为荡寇将军周慎之子;周慎与董卓共同讨伐凉州叛军多年,有一定的交情,加上同为凉州人,故此,周毖很得董卓信任。其实周毖早就投入关东士人的怀抱了,只是董卓不知道罢了。

  城门校尉伍琼,原大将军府官员郑泰,议郎何颙等人也成为其幕僚,都是当时的名士,很得董卓的信任。

  董卓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如:荀爽、韩融、陈纪)入朝为官,其中,蔡邕成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现在董卓对士族的态度已有很大的变化,能用则用,不为他所用就弃之一边,或者直接杀掉。

  太傅袁隗的第一步措施是促成韩馥就任豫州牧,张咨就任南阳郡太守,同时推荐刘岱为兖州牧、孔伷为扬州刺史、张邈为陈留太守,并暗中指示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以及郑泰和议郎何颙等人积极游说董卓。

  韩馥此时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是监察系统的第一长官,内领侍御史,外统州刺史,是为朝廷重臣,出任豫州牧合情合理。

  这些人中,刘岱这个汉室宗亲是作为一个大幌子出现的,其他人皆为士人或者党人,与袁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董卓为稳定与士人的关系,且是为了收买人心,便顺利批准了五人的任职。

  让太傅袁隗轻易达成了他第一步计划,接着,太傅袁隗又进行第二步计划,那就是为逃出京城的袁绍和袁术争取机会。

  此时,袁术逃回老家南阳郡,袁绍逃到豫州汝南郡。

  原豫州牧黄婉被任命为司徒。

  当袁绍按照计划找到借口出逃后,由伍琼据实上报袁绍是单骑出逃,并无携带家眷及兵将。

  配合的又是周毖、伍琼和议郎何颙等人,忽悠董卓给袁绍汝南郡太守官职,就到董卓的面前劝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绍不识大体,得罪了您以后,心里害怕而出奔,并没有别的想法。如今急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