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6章高顺论天下(上)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厚的家族基础,后辈往往躺在先辈的阴影之下,毫无作为,这样的话,便激励人人奋图强,这是我采取武举选拔的原因,此后还将有文举选拔,为天下人提供向上的通道。”

  高顺对这些谋士皆非常敬重,就怕驾驭不了他们,以至于生袁绍的谋士内斗之事,所以才将他们分散在各地,邺城留下戏志才为主,贾诩为副,而戏志才资历较浅,也没有直接命令众人的权力,必须有高顺的允许方可下达命令,到达一种制衡。

  贾诩心有戚戚焉,若是这样,确实没有大族存在的生存环境了,官府也不会受到大族的威胁了。

  郭嘉问道:“主公,对开南中地区有何建议?”

  高顺道:“这个问题我早有筹划,年后,我计划与孟文、孟珍等人,亲帅大军,平定中南诸郡,这事不需益州参与。”

  这让郭嘉很无奈,他们对南中地区出力不少,收到的成果已是不错,若是高顺不需他们此后参与南中之事,岂不前功尽弃?

  众人陷入了沉思,权衡各自家族的利弊以及家族的展方向。

  高顺不愿冷场,便说道:“天下之大,非我们所了解的大汉十几州;若是轮6地面积,天下有五十多个汉朝之多,若是连水域面积算上,那顶几百个大汉的面积,西域之西,还有大量的国家,有些国家的实力不下于我们,甚至比我们更强;天下之物希奇百怪,天下之人也有多种多样,有皮肤白的像纸的人,也有皮肤黑的像墨汁的人,有黄头的,也有红头的,所以,我们要把眼光看的更远一些,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十几州。”

  刘晔反对道:“主公,您说的天下虽大,但是适合居住的只有我们中原地区吧,北部寒冷,西部干旱多沙,西南又多山,南方多瘴气。”

  高顺晓得:“哈哈,看来子扬思考过了,不错,天下虽大,中原地区也适合耕作生活;但是这只是表象,只是因为这里开的早,若是论适合耕作,扬州每年可两熟,广州和交州每年可三熟,若是开好了,仅仅扬州和广州之地产出的粮食,便能养活几万万人口,潜力巨大啊。”

  刘晔又问道:“主公,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北人南至,致死者十必四五,即便当地之人,每年也有大量死于瘴气者,如之奈何?”

  高顺想了一下,解释道:“南方水多,很多地方是死水,这些死水中长有一种很小的虫子,非常小,所以喝水的时候一定要烧开,不能喝生水;其次,灭蚊,有瘴气的地方一定有蚊,而染病的人一定被蚊叮咬过;最后,要及时就医。”

  刘晔惊讶的问道:“主公,中瘴气之毒后能治好?”

  高顺肯定的说道:“能,但是不能晚了,要是错过了最佳时机,神医也救不了。”

  众人很好奇,刘晔又问道:“主公,您没去过南方,何以知之如此详细?”

  高顺道:“哈哈,这也是我为什么花那么高的代价保存下洛阳,保存下东观图书;里边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却不能被利用,现在东观有几百人,在整理那里的经书资料;其中有《神农本草经》,此前只能由医匠口口相传,以至于错误百出,而如此珍贵的医经却躺在东观,被束之高阁,不被重视,现在我已令神医对每个药方进行核对,若是整理完毕,则要刊印,行天下,造福万代。”

  高顺也不知道东观有没有这本书,但是他记得前世,有一位科学家,就是因为东汉医书中的一个药方的提示,才提取了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他准备把系统升级赠送的医书,借助这个名义刊,造福天下;现在正让华佗对每个药方、药物、病情进行核实。

  高顺不由感叹,这东汉的蚊子可比后世多多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