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3章战领阿拉伯行省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近几年安息帝国的战争不断,不是内战就是与罗马人战斗,萨珊王朝建立后又不断向四周扩张,以至于从两河流域与罗马帝国的贸易商路受到威胁,连接东西的商路不得不从两河流域转移到红海沿岸,经埃及行省或者阿拉伯行省到达地中海沿岸各地。

  红海商路的兴起,带来的不仅是数量众多的海盗,海盗的猖狂又逼迫商队走6路,这给红海沿岸城市带来了财富和繁荣。

  海盗是一古老的职业。

  现在,高顺断绝了与罗马帝国的贸易,途径巴尔米拉的商路被断,更刺激了红海沿岸商路的繁荣。

  罗马人口中的“阿拉伯”一词,原意为沙漠、荒漠。通常情况下也可以指向一个地区或者族群,就是阿拉伯沙漠,以及生活在沙漠中的游牧民族。

  阿拉伯地区整体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已是人所共知的现实了。然而刨除新月沃地不看,阿拉伯半岛也并非全是无法聚落大量人口的不毛之地。所谓“有山就有水”,无论整体气候条件有多么恶劣,山地总是能够汇集更多的水气并形成降水。纵观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地形,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三级台阶状。从西到东包括:赛拉特山脉、内志高原,以及沿波斯湾——印度洋平原。其中海拔最高,相对生存环境较好的,就是纵贯半岛西边缘,几乎与红海相接的“赛拉特山脉”了。

  从赛拉特山脉的内部结构来看,又呈现出“南高北低”的走势。以今天全世界***心目中的圣地“麦加”为界,可以明显分为南、北两段山体。其中南段海拔较高(2ooo——3ooo米)、体量较大的被称之为“阿西尔山地”;北部海拔较低(1ooo——2ooo米)、体量较小的被称之为“汉志山地”(又称“希贾兹山地”)。很显然,南部阿西尔山地的生存环境,会明显优于北部的汉志山地。

  阿西尔山区不仅拥有较为充沛的降水(海拔最高处能有年均1ooo毫米),山地同时也为其内部的河谷绿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使得阿西尔山区长久以来,能够以阿拉伯核心农业区的面目,出现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并因此成为***时代之前的阿拉伯文明源地。相比之下,汉志山地的情况就要差的多,基本上只能有一些季节性河流(沙漠地区就只有泉水了)。这样的环境,使之与阿拉伯半岛中东部地区一样,成为了游牧势力覆盖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在红海东岸地区,形成了众多的城镇,高顺等人,一边剿灭红海内的海盗,一边清缴6地上的城镇。

  打开系统地图,所有的异族在地图上异常清晰,一路横扫过去,无人能够逃脱。

  高顺采取的是灭绝政策,所过之处妇孺不留,皆被杀尽,财富带走,村镇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