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山寺老僧_穿越大唐之美食供应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师便是宝云寺的寺主僧。

  亦是安家的门徒僧。

  所谓门徒僧,是指由富贵之家供养,当富贵之家有什么丧事或者祈福之事,便由这一寺的僧人主持法事。

  在中古时代,很多寺庙的高僧都是那些富贵之家的门徒僧。

  而且慈元法师,道法高深,又擅茶道与书道,与县宰大人常常聚在一起谈禅论道,品茗论书,二人私交甚笃。

  自从上回唐云在安府药圃中发现那株辣椒时,便请安明府代为引荐,他要去宝云寺后园一探究竟。

  即便确实没有辣椒树,能在土里能扒拉出一些辣椒籽,那也是求之不得的珍贵之物。

  安明府告诉过唐云,这辣椒跟一个大秦景教的传教士有关。

  那位景教徒是个探险家,曾去过美洲大陆,后来他漂洋过海又来大唐游历。

  偶然间与慈元大师相遇,并曾在宝云寺盘桓了一段时日,为了感谢慈元大师的款待,景教徒临别时赠送给慈元大师很多稀奇之物。

  辣椒籽就是其中之一,景教徒怕中土大唐人不会栽种辣椒,起程离开大唐之前,在宝云寺后园择了一角之地,教授慈元大师种植辣椒之道。

  只是慈元大师对园艺之事似乎并不太感兴趣,景教徒走了之后,起初他还吩咐寺中小沙弥去给辣椒浇水施肥,但没过多久,不管是慈元大师,还是小沙弥,都把这事儿彻底忘掉了。

  谁会去关注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植物幼苗呢?

  大唐海纳百川,大唐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起21世纪的人们也不遑多让。

  可那是因为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新鲜事物的用途,比如胡服胡马胡人胡舞,比如来自西域的琉璃宝石香料羊毛地毯,唐人能切实地感受到这些新事物对他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舒适体验。

  但辣椒不是,没人用辣椒做过菜,他们没机会对辣椒有任何切实体会,因此,辣椒很自然地就被唐人忽略了。

  后来,那几十株辣椒幼苗几乎都干死了,只有三四株幼苗顽强存活了下来。

  还好三月三那日,安明府与慈元法师相约出游,归来时慈元法师又邀约安明府入寺品茗。

  安明府这才发现了那几株辣椒苗,对于花痴的安明府而言,但凡他没见过又能开花的植物,都一律视为奇葩异草。

  慈元大师成人之美,当即就叫小沙弥把那几株辣椒苗连土带根挖出来送到了安府。

  总共三株辣椒幼苗,因为移植的原因,到了安府药圃后死了两株,唐云看到的那株,应该是大唐帝国目前唯一的一株辣椒树。

  庆山海拔四千多米,宝云寺位于半山腰靠上一点的位置,沿着山路再往上攀登一盏茶功夫,就是山巅。

  当唐云爬到宝云寺山门前时,已喘得像只大风箱。

  “我、我不行了。

  歇、歇歇再爬……”唐云双手撑着膝盖,仰头看看走在陡峭山路前面的安氏父女,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那安氏父女虽然也是腰酸腿软,却没像唐公子这么狼狈。

  “噗——”见唐云在脚下张着嘴吐着舌头,喘得就像条三伏天里的热狗,安小姐噗嗤一声就笑了。

  “阿爹,你看他!都说女子不如男,那说的是人中之龙,就唐云这人中之虫,我安碧如一个顶他仨!”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