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6章 保本是不可能保本的_大唐小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长一楼率先采用了高桌子、靠背椅这类家具之后,很多木材商人都看到了其中所蕴含的巨大商机,自发地转为了家具商人,大肆地仿制类似的家具用于出售,赚得盆满钵满。在大唐这个没有版权法的年代,这种行为当然算不上错,只是一种预料之中的正常现象而已。这也就是李信当时为什么非要拿到李世民的独家题字的真正原因。

  在李信的宜家家具行正式开张之前,这些商人们占了一手先机,在家具行业这个新兴的蓝海市场里赚了不少钱。他们因此对这个市场的未来产生了非常好的预期,进而扩大了生产。

  本来,他们的想法也不算错。如果李信并没有拿到“宜家”这个独特的品牌,没有扯上皇家的名头形成巨大的品牌效应,那么他即使真的开了一家家具行,最多也就是凭借着新颖的设计,稍微多占一点点市场份额而已,别的家具商还是能赚很多钱。

  可是,李信偏偏就是拿出了这样一块金字招牌。

  品牌效应的威力无人能挡,以摧枯拉朽之势占据了大多数办公桌、书柜等大件家具的市场份额,而这恰恰也是最赚钱的部分。其次来说,既然办公桌椅都已经买了宜家的,其他日用的床或者普通桌椅,也没必要为了图省钱而用别家的吧?干脆来个一整套算了......

  这就是大多数消费者们的真实想法。

  这种种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今天的局面:宜家的家具不够卖,别人的家具堆积如山却卖不出去。

  这些家具已经被加工过了,自然不可能以原木或者原材料的方式转手回本,只能想方设法卖给别人来转嫁损失,或者砸在自己手里,自食苦果。那么问题就来了?谁会买这些家具?答案显而易见。

  杨旭也是受到宜家冲击的众多家具商人之一,而且是其中胆子最大的一个。他将自己的大量继续投入了这个行业当中,本来还觉得可以大赚一笔,没想到现在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能不破产就烧高香了。

  正所谓人都是逼出来的。杨旭不愿意坐以待毙,思来想去之后,便产生了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现在全长安只有宜家家具行的家具卖得出去,而且他家的家具还有点不太够卖,那么如果我能够把手里这些家具卖给他的话,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这个念头一出,就仿佛在杨旭脑海中生根了一样挥之不去。于是,虽然楚王的名头很唬人,但他还是没忍住,带着大量的礼物前来楚王府求见李信。

  对于杨旭这类人的出现,李信并不意外。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料到了今天的局面。毕竟,放眼整个大唐,没有人敢说比他更懂商业规律,更懂经济规律了吧?

  虽然说李信开家具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广更先进、更便捷的生活理念,潜移默化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