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6章 隔座有耳_天下珍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种异兽,简单来说就是像龙又像虎,在战国晚期的玉器中开始出现,最多见的是汉代以后。

  所以,对这个说法,唐易是质疑的。这多半是汉代的一些个文人道听途说、穿凿附会。因为秦之国都咸阳、西汉国都长安都在陕西,所以“就地取材”说玉玺是陕西蓝田玉。同时,汉代玉玺很多都是螭虎纽,便也附会到了传国玉玺上。

  和氏璧是楚地所产玉材,而且传国玉玺的玉质应该很纯,不太可能是蓝田玉。而且螭虎这个形象,战国晚期不是很普及不说,做在传国玉玺上,档次上还是欠了一diǎn儿。

  至于第三种说法,龙鱼凤鸟纽,唐易就更不相信了。一听这名字,他就觉得乱,管它出自什么史料典籍,直接pass。

  这文章写得很客观,是正宗新闻的写法,只是列举事实和观diǎn,不掺杂主观臆断的因素。

  谈及传国玉玺上正面所刻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例举了两种观diǎn,一种是大篆,一种是鸟虫篆。

  现在常见的篆字,多是小篆,小篆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才开始创制推行的。

  大篆则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金文就是大篆的一种。至于鸟虫篆,其实比大篆出现得晚,它是金文的一种变体,有diǎn儿像美术字儿,鸟虫嘛,看起来艺术成分高一diǎn儿。

  这两种可能,唐易认为都有,反正肯定不会是小篆。

  这篇文章,唐易连看带想,用了将近一个小时,从山州飞潭州,一共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航程而已。

  不过,这文章虽然客观,却没结论,基本上相当于帮着唐易又梳理了一遍思路,所以,想,多过于看。

  唐易看得入神,看完后捧着杂志,竟忍不住抬头喃喃自语道,“恐怕印纽不是五龙,而是一龙,‘摛藻为春’的印纽,有可能带着模仿,只不过形制偏长偏小而已。”

  唐易抬头时,廖沫儿忍不住斜看了他一眼,随后的这句话,也被她听到了,又瞅了瞅唐易看的文章,廖沫儿暗暗倒抽一口冷气,眉头也不由自主皱了起来。

  和氏璧传国玉玺?胃口挺大啊!

  而且,他自言自语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diǎn儿问题,难道是他有了什么线索?

  “哎?嘟囔什么啊!”廖沫儿突然喊了一句,之所以是突然,就是想看看唐易的反应。

  “嗯?”唐易回过神来,手里的杂志一下子合上了,“没什么,这杂志上写的有句话挺有意思。”

  “哪篇文章,哪句话?”廖沫儿继续问道。

  唐易一愣,转而应道,“关你什么事儿啊?你刚才一问,打断了我,忘了!”

  廖沫儿笑了笑,“我说,你的眼力是不错,不过传国玉玺这样的东西,都失传至少上千年了,你还在痴心妄想?”

  唐易这才明白,刚才是廖沫儿故意试探自己,她已经看到了自己看的文章,也听到了自己无意中嘟囔出来的话,“什么叫痴心妄想?这叫遐想!总比跟你说话有意思!”

  “你!”廖沫儿的手微微一动,但也只是微微一动,毕竟这是在飞机上。

  “我说你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姑娘,怎么动不动就想摆架势?有本事你把我从飞机上扔下去吧!”唐易白了廖沫儿一眼,便将头靠在了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