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干嘛不卖(求订阅,求收藏)_鉴宝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板,有什么好的砚台,好的墨块都拿出来看看。”

  看柜台的是一名二十来岁的丫头。闻言眨了眨小眼睛,

  “你要多少价位的?”

  “你有多少价位的?”

  “哈!那可多了去的,无论是砚还是墨,从几百的到几百万的都有!”

  李逸一副哭笑不得的模样。菇凉,忽悠我很好玩吗?你给我变一块几百万的墨出来!

  结果人家姑娘横了他一眼,毫不含糊的从柜台下摸出一个盒子,

  “奚超的!知道奚超是谁不?那是李廷圭他爹!徽墨的创始人!”

  “李廷圭他爹?那不是应该姓李吗?”

  “谁知道,干爹吧。”

  李逸无语,如果这话让奚氏父子听见。能从坟里跳出来冲你吼一声,那叫赐姓,皇帝赐姓你懂不懂!

  跟这菇凉没法交流,还是先看看东西吧。

  鉴别古墨首先要看墨品,包括制墨时间、墨名、墨类、墨色、墨块的形态、大小、轻重等等。还要观察墨的表面有否损伤、断裂,以及像冰纹、墨霜之类的明显受潮的特征。

  鉴别完墨品,下一步就是闻。古墨一般均含有多种中药材,闻之多半有馨香之味。而后代仿制的古墨,因为大多掺入冰片,所以闻起来有刺鼻之感。

  李逸将锦盒打开,将墨块表面的宣纸剥去,先拿起里边的墨块闻了闻,然后皱着眉头开始细看。

  这是一块长方形的墨锭,稍扁,线条笔挺,肌理细腻,色泽乌黑,微泛漆光,在正面左上方雕琢了一株老树,树下是一块漱金的山石,细看有修补的痕迹,右上角,则是留款的地方,字迹清晰工整,一共五个古体篆字,松烟奚超制。

  奚超的作品,还保存的这么完好……不过李逸判断这一块应该也是古墨,而且很有可能还是清三代时期仿制的作品。

  他将墨块换到左手,然后就是一阵牙疼,他咩的居然还真是奚超的作品!看来这民间真是藏龙卧虎,不能小瞧啊!

  “这块墨怎么卖?”

  那丫头笑笑,

  “看你真心想买,也不忽悠你,这是乾隆时期的御墨,标价九万八,给你打个八折,你给七万八吧!”

  唐朝的奚超穿越到清朝给乾隆老大做了一块御墨……李逸一阵无语,这真是真中藏假假中藏真,安能辨我是雄雌啊!

  “这块墨虽然品相不错,不过这种题款不可能是御墨,而且这里填充的金粉很明显是后期修补的,值不了这个价……”

  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李逸只花了一万八千块钱,就将这块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孤品的墨块收入囊中!

  古墨收藏的热潮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初期,彻底的跌入了谷地,那时一块品相不错的清代古墨,甚至只要几百块钱。然而,从九七年开始,古墨市场迅速回温,及至今日,一块清三代的古墨动辄数万,一些精品御墨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