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章 秦宫议定未来路,接着奏乐接着舞_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忙了。”

  “冬末开战,却能出其不意,南方冬日不算寒冷,只要备足衣物,应该不成问题。”司马错也在暗暗思量着:“只是郢都城高,恐攻之不易也。”

  虽然有困难,但无论蒙骜还是司马错都知道,这或许是秦国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了,多拖延一日,赵国就将壮大一分,自己必须尽快拿下楚国,才能跟赵国继续掰手腕子。

  随即二人再度相视一眼,纷纷应诺称是。

  国策既定,整个秦国随即如同一个战争机器一般疯狂地运转了起来,当然几次的战败令这台机器蒙上了不少的灰尘,但在蒙骜和司马错的不断修复之下,好歹是继续地运转了起来。

  刚刚结束战斗的秦兵得到了难得的假期,虽然假期断了一些,但那对于戍边的将士而言也已足够了。只是这个集合地点颇有些怪异,不是咸阳,也不是河西或是函谷,而是在靠近巴蜀的一座城池,当然,这并不能影响将士们回家的热情。或许是要换防吧,谁知道呢,谁又在乎呢?!

  相较于欢喜鼓舞的普通将士,匠作营中的大匠们可苦了去了——三班倒地赶工,一片片甲胄、一条条锁链被赶制出来,又被回火重制,然后换个方式再来一次,直到以最简的流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刚刚结束掉秋收的民壮们也没闲着,纷纷被召集了起来,或是修筑河西、函谷关的工事,或是从北向南运输这粮食器械,总之一片热火朝天的模样。

  而相对于关中的热火朝天的景象,蜀中和义渠的“二等公民”就糟了殃了,或是被强迫交粮,无数巴蜀人的口粮被强制充作了军粮,或是被强迫贡献出自己的骏马,无数义渠人的部落里甚至只剩下了骡子。

  可是面对着训练有素的秦军,无论巴蜀还是义渠都只能选择默默忍受,毕竟口粮虽然被夺去了大半,但作为天府之国,总算是有些盈余,不至于饿死太多人;胯下的骏马虽然被夺了去,但好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未被夺去。

  只要还有一口气,只要还能有一口饭吃,人们就不会想到造反!自古皆如此,我可爱又可气的华夏人哦——何日惊雷起,遍地战豺狼?!

  秦国上下有条不紊地调动着,因为赌上了国运的缘故,除了开会五人组以外,谁也不知道秦国接下来的打算,就连执行着这些事情的官吏,也都只是以为这些都是为了来年的备战而进行的常规操作而已。

  不得不说,秦国的保密制度还是很有一套的。

  然而就是在如此严密的保密制度之下,赵括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秦国近乎全部的部署打算。

  原因很简单,五人之中,一直在秦王身后默不作声的宦者令符赤,乃是赵括的内卫安排入秦宫之人。

  没错,在赵括对于在秦国开战间谍活动已刻不容缓的指示下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