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六章 烟消云散_书剑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在讲的都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一些手段。重点在吏治,在稳定的基础上广纳寒门,在兴工商,在开海。

  李诚猜想,如果将来工商业大行其道,唐朝会走向一个什么局面,真的不好说。也不知道是好事呢,还是坏事。不过李诚觉得肯定不会太差,只要不像明朝那样就行了。没

  有经历过晚唐的藩镇之乱,想必也不会出现宋朝那种矫枉过正的制度吧。宋朝的制度,无疑是在阉割一个民族的血性,对此不能不说是历史的悲剧。

  李治现在还年轻,李诚教的再多,没有经过实践也未必能领悟其中的道理。实际上李诚自己也是在照本宣科,只不过他熟读史书,很多道理都是历代史家总结出来的。李

  治没少读书,接触过的先生也都是大儒,不过从李治的心里看,李诚才是他唯一的老师。这种心态很特别,主要还是这一次的太子人选问题,谁都没想到李泰会被李诚拍死。没

  错,李治就是这么看的,拍死李泰就是李诚的功劳。别看李诚说非一人之功,但是李治觉得就是李诚的功劳。要知道在此之前,怎么看李泰都是稳操胜券。李

  诚在此之前,旗帜鲜明的拒绝李泰的邀请多次。几乎就是等于明着表示,不看好李泰了。李治不知道李诚为何会不看好李泰,但是他知道师傅不是凡人。在大殿的时候,李治本能的站在李诚的身边时,就觉得自己一定能赢。

  这种想法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被李诚诱导的结果。当初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李诚就开始告诉李治一些治国的道理,带着他去农村去市井鬼混。李泰一直认为,李诚就是在拿他当太子培养的。实

  际的上结果也是如此,李泰被排除了,李诚胜利了。所

  以李治对李诚有一种盲目的信任,类似对李世民的那种感情。当

  然李诚嘴上不承认运作了李治成功的事实,越是这样,李治就越觉得,李诚才是他能当上太子最大的依仗。等到新太子的消息确定后,朝野上下也的观点跟李治也是一样的。

  李世民这一次动作又快又果断,下旨改封李泰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李

  泰接到圣旨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他还沉浸在自己当上太子的美梦中,没想到当头一盆冷水浇下来。李世民甚至都不给他见面的机会,直接让宿卫把李泰魏王府给围起来,不让李泰出门。三

  日之后,太被宿卫押送就藩时,是被宿卫抬上车的。当时的李泰烂醉如泥,根本就没有直觉了。诸王门下最大的幕僚群,随着圣旨的来到作鸟兽散。煊

  赫一时的魏王府烟消云散,一直在长安“养病”的萧未央,悄悄的出了长安城,奔着城外李庄的李府就来了。庄

  丁引着萧未央来到一处池塘边,李诚正在柳树下垂钓。

  萧未央上前来长揖及地:“萧未央多谢先生救我。”

  宿卫包围下的魏王府,不是什么人都能安然离开的,负责干脏活累活的人,还有一些知道事情太多的人,都被宿卫给处理了。有的人直接被弄死了,更多的人据说是丢到煤窑去挖煤了,萧未央能全身而退,庆幸之余,对李诚很是感激。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