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28章 闻腥而至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码头,这可不是小投入。但不修路又不行,要致富先修路。中原到现在,都还一直在修路。

  从唐时贞观起,各地都在修路,尤其是四边之地,不管地形多差,但修路没停止过。几大重点国道在修建的同时,各个道内的、州内的甚至是县内的路,都在修。

  修路的好处是看的到摸的着的,带动一个地方发展有极强的效果。

  扶桑若要经营出成绩,这路必须得修。不能让扶桑再跟过去倭人手里时一样,弄的地方上各自割据一方。

  要修路,要发展,离不开朝廷的支持。不仅是需要钱财,更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

  所以朝廷要扶桑道运一百万倭奴回去,张璟并不觉得这是吃亏,这顶多算是合作。用倭奴换中原的物资和技术。

  抛出各种减税免税等新政,来吸引中原的商人前来投资,吸引那些汉民前来落户。

  建设扶桑需要钱,不仅是采邑里的几万军队需要经费,修路也要钱。那些倭奴不能直接变现,但好在张璟来钱的项目并不只那一个。

  把整个倭国原来的皇室、公卿大臣、贵族豪强们全都打倒,这些人他可以不要了,但他们的财产可是还在的。

  仅没收这些财产,那就是一笔巨额收入,简直是飞来横财。就算朝廷那边打了招呼,扶桑这边要将三分之一上交到朝廷国库,可剩下的依然是一笔巨额收入。

  只要有钱就好办事。

  有了钱,张璟就可以高调的邀请中原各大商号掌柜们前来扶桑开会。

  在大会上,张璟是十分豪爽的一次拿出了无数的采购订单。

  各种各样的物资,而且数量庞大。

  张璟很爽快的表示可以货到就付款,甚至愿意先付三成的货款。这样的合作方式,那可是深得商人们的喜欢。

  这样的生意谁不愿意做,更何况这甲方还是皇太子殿下。

  张璟有钱,没想着要占商人们的便宜。

  一切都按照朝廷官方采购流程进行,邀请商人们前来开会,然后公开招标,让他们竞标。

  很公平,也很公开公正。

  夺标的都是些很有实力的大商号,给的价格低,也有足够的供货能力,信用度也好。

  那些没能夺标的倒也保持很好的心态,毕竟整个过程很公开公平公正,大家没中标也只是实力不济。

  不过来都来了,也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

  太子张璟又请他们开了一个招商大会,向他们推荐了许多招商项目。还别说,不少项目还真的挺有远景。

  当即,不少商人还就留了下来,没有急着马上离开。

  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商议,一番唇枪舌剑的谈判交锋后,商人们与东宫官员们就扶桑开发,达成了许多商业合作项目,愿意前来投资。

  什么造船厂、修船厂、什么木料厂、什么砖厂瓦厂陶瓷厂,什么皮革厂制衣厂纺织厂等等。

  这里有近千万的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过去这里的本土制造业太弱了。中原商人们有的是新技术,甚至许多商人只需要从自己中原的厂家抽调点技术人员过来,就能开一家分厂,迅速的抢夺这里的市场份额。

  而且太子给出的许多税费减免政策也确实非常有吸引力,甚至规划的商业区等的地皮都是可以免费给。

  连一些餐饮娱乐业的东家,都闻讯赶了过来。

  管他是扶桑还是朝鲜,只要是有商机,商人们自然就会闻腥而至。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