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9章 百年之计_春秋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才朝计然行了一礼:“今日多谢先生了。”

  计然避让道:“老朽初来乍到,未立尺寸之功,将军何出此言?”

  “我虽然愚笨,眼睛却是亮的,先生今日刻意在鱼市停留,是想要为我博取名望啊。”

  计然笑道:“我只是顺应将军的做法而已,老朽是个宋地鄙人,将军却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在市场久留,将军却愿意屈尊陪我。今夜之后,恐怕卫人都会认为将军是高尚的人,能礼贤下士。如此一来,不愿做蒯聩臣子的卫国士人,恐怕会络绎不绝地投奔将军,将军得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印信,不要到时候还得寻桑木来刻。”

  “但愿如此。”初次见面就心有灵犀,合作愉快,赵无恤对留计然在身边辅佐又多了一份殷切。不过比起这些区区小道,他更关心的还是计然先前提到的“百年之计”!

  计然却故意卖了个关子:“将军,鲁国尚在齐军威胁下,只有解决了这个东方大患,才有整合晋鲁的机会。何况晋鲁之间,还夹着卫国呢。”

  赵无恤不以为然,摇着酒盏道:“先生也见了,卫国已被我降服。”

  “虽降服,却未归化,卫国依然是独立的卫国,而不是赵氏统辖的一个县。”

  赵无恤眯起了眼,自己让人故意对外宣称,赵小将军有争霸之心,他在学晋文公,虽然降服了卫国,却不会觊觎这里的土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人说破他的打算了,难道自己的目的,真的路人皆知了么?

  也罢也罢,不求让天下所有聪明人上当,只求能忽悠过蒯聩。

  他虚席道:“我正有此意,还请先生说说将卫化国为县的计略。”

  ……

  “卫国位于兖州,地平土沃,无大川名山之阻,是东西午道汇集的中心,转输所经,常为南北孔道。其西连邯郸、河内,正好抵在冀州的心腹上,东走济西、陶丘,恰是鲁国、曹国的之咽喉。过去百年间,齐、晋常角逐于此,晋楚谁得到郑国,谁就能称霸,同样,齐晋谁得到卫国,谁就能统九河而天子致伯!故将军欲统太行东西,必先在卫国布局。”

  计然洋洋洒洒分析了一通后又道:“但化国为县,非一朝一夕之力,得从人和物两方面同时入手。”

  “民为邦本,请先生先说人事。”

  计然赞赏地看了认真的赵无恤一眼:“唯,卫国没有大的世卿,但大夫势力却十分强大,卫侯元旧臣里精明者不少,民众视卫康叔子孙做君主为天经地义,也不会服从赵氏直接统治。若将军直接灭亡卫国,这桑间濮上恐怕很难控制,卫国的大夫和士会孜孜不倦地捍卫卫国的存在。所以暂不可灭卫国社稷,而是要以卫人治卫土,在扶持蒯聩为君的同时,在卫国为将军造势。”

  “如何造势?”

  “早间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