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45章 荡气回肠(上)_春秋我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你只怕不知道在军争里有一句话,叫乘你病要你命,若是怕这怕那,岂不就成了放着敌人半渡不击的宋襄公了么?”

  “我只是希望主君能够堂堂正正地得国,而不是依靠诡诈手段。何况时值隆冬,河东也有一军魏卒,并不是那么好攻取的。晋国三家均势,一旦打破,就会引发韩氏离心,晋国分裂,诸侯来伐,上卿在侯马之盟后苦苦维持的这一切,不就白费了么?”

  每位在座的家臣都有权发言,他们也各自把握机会,卯足全力或加高音量、或冷嘲热讽、或晓之以理、或语带玩笑,时时有人愤而起立。

  大体上,赵无恤身边的谋臣倾向于维持现状的形势,向魏氏派出使节吊丧,再确保魏氏留在晋国内部,如此一来,面对秦人威胁的魏氏,将会变得更加听话。

  而武将们却巴不得再兴一场战事,卫国和三邾都太多轻松,而且多半被鲁兵平定,晋国这边的人混不到功劳,尤其胥渠的瓜衍之县距离魏氏领地很近,到时候他一定是急先锋。

  至于赵无恤,他只是静静地坐着,凝神倾听。

  这是了解臣下才干和器量的一种方式,贤明的君主应该是一位眼看四方、耳听八方的人,了解到臣子们的想法或更好的建议,而且根据他们的意见作出坚定的决策。

  但最终的决策权,他一直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还是明年就要卸任去邺城养老的董安于一阵咳嗽,打断了持续不断的争议。

  “二三子是不是忘了问最重要的事。”

  董安于沉着脸看向众人,又回头对赵无恤说道:“敢问主君,魏卿究竟是被谁所杀?又是谁主使的,可曾查明?”

  众人一个激灵,对啊,想要魏曼多死的无非是秦、赵两边,若是秦国所为,赵无恤少不了要扶魏氏一把,可若是赵无恤自己所为他们想到先前挤兑魏氏盐价的事,一时间主张徐徐图之的人不吭声了,唯独子夏还坚持己见。

  赵无恤叹了口气:“正好,我还有一件事在犯难,二三子也与我一同见证下罢。”

  他下令道:“让骖乘青荓将安邑轻侠督仇带上来”

  未完待续^

  ...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