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6章 湄公河畔稻香_三栖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斤,但是现在本地的产量,我做过调查,顶多才二百公斤,你如何做到亩产五百公斤?”

  云山也同是穿越过来的,当然知道后世亩产过吨也不足为奇。但是现在……

  麦轲笑眯眯地说:“首先,书文算得很快,这很好!但是你的结果不对,要加上一倍才行。因为我说的亩产五百公斤是单季产量,而实际上我们这里至少是双季,三季也很正常。

  “其次,我要回答云山的问题,高产的关键环节有三个:第一是要有良种,否则再好的老鼠也生不出黄鼠狼来。

  “第二,要有成熟高级的栽培技术;第三,要有合宜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第一个种子问题,我负责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我负责提供,云上和两位市长负责推广,只要稻农按我的技术,使用我的种子,我就保证他们不费吹灰之力,达到一季五百公斤、双季一千公斤的目标!

  “至于第三季吗,只要他们勤奋,决不会有低于前两季的产量。

  “第三点,最基本的条件神已经具备,这里有亚热带的气候,适合农作物一年四季成长;沿河两岸具有大量的适宜种稻的土地;那些山地丘陵地带,只要稍加平整,就可以和河岸沃土一样栽种水稻。

  “这平整土地的活,我也包干了!”

  麦轲当然可以大包大揽,因为这些体力活,都有灵犀一动代劳!

  “这样大量的种稻,插秧、收割都需要大量人手,尤其是中间换季,收割和插秧会挤在一起,这样多的劳动力,到哪里去找?”麦轲的徒弟朱八戒一边记录,一边思考,而且把这些信息都综合起来考虑,所以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意义的问题。

  “对呀!储藏、运输、销售等项,都会有相应的问题,刚才这位小兄弟说的非常对。”冯亚树赞同朱八戒体的问题。

  “这些都是实际问题,谢谢大家提出。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以后再逐渐解决。”麦轲笑眯眯地说,“我会安排解决这些事情!凡是最后依然解决不了,都交给我就行”

  说到这里,麦轲看了一眼大家,说:“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原则分歧,我们就到此结束,八戒回头把今天决定的事项都正式记载下来,放入机密隔断处收藏。”

  麦轲说罢,继续向北航行,直接奔向边界地区;时间不长,大家都已经到达。

  麦轲马不停蹄,立即开始操作,把进入老沃的湄公河向东西两侧引领。

  现在他们都在北纬二十度这条虚拟线上,把湄公河向西引进了缅甸北部地区。

  湄公河水向东则直接进入了老涡北部,然后通过会芬高原,最后进入安南。

  向东的这一段湄公河沿途和四五条内河交会,现在变成了湄公河的一部分,纳入了湄公河水系的管理之中。

  边界东西主干完成以后,麦轲随即开通和第四道东西横向河道连接水网,所经过之处正好包括了计划中的四千万亩稻田。

  在疏通南北主干河流的时候,所有的种稻耕地都被准备和整理好,成为一快快整齐严整的稻田。

  所有的稻田都是四面有湄公河水环绕,随时准备把稻田需要的水分提供上去。

  就在大家对这规模庞大,一看就令人震撼大型稻田感叹不已、赞赏有加的时候,麦轲正在把这所有的稻田都插上了绿色的秧苗。

  麦轲一边催绿稻田,一边琢磨怎么对付那些满清官员的刁难呢。(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