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6章 一头老黄牛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消息,宁王爷资助开办的八处皇庄中,收拢了大约六千户难民,因皇庄而活过灾年的人,至少有两万余。”

  “与此同时,臣按陛下的旨意,严令各地官员核查清楚,灾年的土地买卖状况,发现,皇庄还间接平抑了土地的买卖价格。”

  说起来此事,虽然于谦说是奉圣旨,但是实际上,却是他自己的功劳。

  江西旱灾,朝廷调拨了临近之地的常平仓粮食用作赈灾,如此一来,地方的粮价便随之而涨,虽然说仍在控制的范围内,可一则粮价上涨,二则周围的数省之地,也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歉收情况,便导致了不少农民不得不出卖土地。

  原本在这种年景下,这些土地都会被当地的豪绅给低价买走,但是,恰逢到藩王们在组建皇庄,用零散的官田来置换各个片区之间的土地。

  于是,便成了藩王们和地方士绅之间的较量,于谦从这种状况中看到了机会,连夜上奏京城,请求皇庄按照各地县衙中前三年土地买卖的均价来购入土地。

  如此一来,百姓们自然都更愿意将土地卖给皇庄,虽然说,皇庄购入田地要挑挑拣拣,而且,主体还是以官田为主,最后购入的总量并不算特别多,但是,这股风吹起来,却实实在在的拉高了原本跌入谷底的田地价格。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能够有此成效,还是有先生替朕在地方看着,否则的话,怕是皇庄也会成为欺压百姓的恶政!”

  这倒不是假话,有好处就有坏处,历来改革最难的,就是如何将计划落实的问题。

  皇庄的构想固然好,可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初于谦坚决反对的最大原因。

  那就是,皇庄的两个构成主体,是藩王和内宦,这两者都是游离于朝廷的体制之外的。

  换句话说,一般的地方官员,根本管不了他们,所以,皇庄很容易便会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

  而于谦出京的这小半年,主要干的,也就是监察这些不法之事,时至今日,光是因皇庄一事,朱祁钰已经杀了三个矿税太监,降了五道旨意再三严令各地不得借皇庄为由压榨百姓,这其中有大半,都是于谦启奏弹劾的。

  其中,最严重的宁藩,已经因为此事,被朱祁钰削减了足足一千石的俸禄,才算是老实了下来。

  “臣不敢……”

  出京一趟,于谦的脾性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怒不形于色,躬身一礼,于少保顺着话头,便道。

  “陛下,这也是臣想和陛下商量之事。”

  “皇庄牵涉人员多,事务繁杂,陛下虽有严令,然则地方总有不法之辈,臣在地方,也曾眼见诸多内宦及王府倚仗权势,欺压百姓,除了土地买卖之外,还有耕牛,种粮,农器等物的购置,亦是如此,不少皇庄中人,为了节省成本,大肆压低价格。更有甚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