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7章 金片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掘机更是小意思。

  张楠守着的这个坑挖好了,下去两人,再次用金属探测器检查情况——之前张楠一直盯着也是看土质的变化,挖出来的都是扰动土,坑壁位置是标准原生土,没问题,这会确定东西就在下边1米左右点的地方。

  这下一帮子已经看了两个多小时热闹,刚才养精蓄锐、无所事事的大兵们这就下墓坑,拿着大铁锹、工兵铲开干。

  “最多往下挖70公分,不能多挖!”

  张楠就在坑边看,没一会就看出点苗头来:亚历山德罗夫上校没有吹牛,他的这些士兵土工作业水平挺高,一下坑就没忙着往下挖,都先粗略修了下底部的边坡,免得垮塌。

  10个人一组、采用挖掩体的办法,这在小范围内密集施工都能互不干扰,预备队就在上头坐在草地上休息,挖累了就换班,就讲究个效率。

  挖出的泥土用工程车上的小吊车往上送,效率很高——还是嫌机械太少,不少大兵暂时都找不到活干。

  既然闲人多,轮班甩开棒子干。

  挖呀挖,中间都还能在边上换班时抽空吃喝点、休息个半小时继续干活。

  到了下午2点,不用张楠下指令,下边干活的人就主动停工:部分地方土质颜色略微有点变化,还挖出个金晃晃的物件来。

  不是黄金,农博升来看过后认为是马鞍前的装饰物。

  这马是匈奴人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最好的随葬品。

  按照匈奴的葬礼习俗,贵族死者拥有的那些马要在主人死后的第3天、第7天、第49天分别杀死,马身留给亲朋好友食用,马头则埋入地下。

  主墓坑底部一般是没马头骨的,但那些个马笼头、马鞍以及主人的武器都会一同随葬。

  都挖出马鞍来了,这野蛮方式暂时挖到这,该张楠几个上了。

  拍下照片,绘图省略,也不用专家们上,张楠带着三个保镖,四个人一人负责一截,用上了陈江华建议的考古清理办法,直接用小铲子一层层往里清理。

  谈不上野蛮,也不能说惊喜,就直接往前刨。

  张楠还在那发了几句牢骚:“这办法也就考古能用,还不如土夫子的办法快速、保险。”

  张楠习惯用探杆的,这里没竹子,但有不少带来的竹筷子,还不会损坏玉器、瓷器。

  可这是挖20个世纪前的匈奴墓,没瓷器,最多可能有点玉器,铲子小心点也能对付,但这速度还比不了张楠的老办法。

  四片马鞍上的鎏金装饰被清理出来,至于皮革同木材材质的马鞍早已不见踪影。

  等到搞定这玩意后张楠就烦了,让人去拿来封筷子,展现了一把土夫子绝迹。

  往里插,没异样感觉就快速撬掉20来公分厚度的泥土,速度大大加快。

  不用担心细小出土物会散失,从这个深度取出的所有泥土,在运上地面之后再经过一次人工筛捡,看看里边有没有夹杂物品。

  没有棺椁的残留,20个世纪的漫长岁月已经让它们同附近的泥土混为一体,就略微造成点颜色差异。

  挖了有20分钟,一旁的姜望秋最先找到点稀罕玩意:一铲子下去,土中出现金晃晃一小片。

  “老板,你看这是什么东西?”

  张楠凑过去一看,道:“好像是金片,不知道什么玩意。

  把上头的泥土去掉,金片别挪地方,要拍照。”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