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一章 霍克森小村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枚老玉戒指!

  这下花哨了,外国人也喜欢这花里胡哨的风格——从香江一转就能获得宝贵的外汇,绝对的废物利用!

  对,那时候数量惊人的明清老玉,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基本无用的废物!

  至于盒子上为什么出现不同时期的玉佩?

  那会的工艺品厂和文物商店可都是国营单位,绝对是有什么用什么。而另一边的洋鬼子可搞不明白那些华夏玉器里边的寓意,好看就成,管你哪个年代、什么质地的!

  这边工艺品厂也只看装饰效果,才不管你是明代的还是清末的,民国的也无所谓,能用就行。

  可怜好好的老玉佩,就这么成了装饰品漂洋过海到了英国,几十年功夫就辗转到了旧货市场,如今就值了个五十磅。

  张楠估计这会在华夏,这几枚玉佩加起来也能值个两三百,不过不好碰到。

  至于在文物商店里,这价格估计比50英镑还高出一大截!不过还真不能说那个摊主他不识货、漏了东西,只能怪英国人压根就不好玉石这一口!

  那人就是卖了个旧首饰箱而已,还赚了钱。至于这东西刚到英国时值多少磅?怎么辗转到了这里…

  这些问题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的英国人眼里它就是个旧箱子!

  管你什么玉,人家就当装饰品、漂亮的石头——文化背景不一样,还真不能说人家不识货。

  旧了就不要了,很正常。

  这就和那个“几万美元一条美国十九世纪破旧牛仔裤”的事情一样:美国藏家也不能说华夏人不识货,因为华夏人根本就不玩这个。

  而且这会这一类镶嵌玉石的小型家具华夏还在出口呢,不过因为已经没那么多老玉让工艺品厂使用了,或者说目前用了不合算:为了省事,工艺品厂这会大量使用的是岫玉,硬度低好加工,反正在外国人眼里什么质地的玉石都一个样。

  张楠在车里噼里啪啦易洁师,项伟荣也算明白了。

  “看来这几天要多转转,能从英国佬手里淘回去不少好东西。”

  “等这次去看完房子,在伦dun还要逛两个重要的古玩市场,估计至少花费个五六天,之后我们去法国,那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跳蚤市场。要是连那个光彩花瓶这个档次的东西都要,我估计我们能装一海运集装箱回去!”

  关兴权插话了,“我看价格不高,这帮外国佬也不是特别懂,咱全给买了!我这100就算做贡献了!”

  张楠没接,不过说:“这样,咱们这趟就大干一场,不过咱先说好了,除非碰到极端重要的物件,在英法两国,没人最多花费50万美元,真别什么都买回来,那就成收破烂的了。”

  项伟荣两人同意。

  “这样,咱可先说好了:谁买的就归谁,没地方放就先堆我那边弹药库里。等山顶别墅造好,我还给姐夫和关哥你都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