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三章 华夏文化瑰宝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古老的留声机、精致的宝石胸针、形形色色的铜制器皿、洛可可风格的梳妆台、可能是爷爷的爷爷那一代留下来的古董自行车......数之不尽的古董、艺术品、手工制作以及生活用品让人目不暇接!

  不愧为罗马最大的露天跳蚤市场。

  保镖们气场四射,因为这里也是罗马小偷、扒手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而意大利的小偷这会和它的黑手党一样出名。

  不过有一棒子黑西装保镖围着,就算全罗马的扒手都在这也不敢对这伙人下手。

  很快,两个女人买了两支红宝石胸针,价格不贵,估计上头的宝石其实就是红碧玺一类的半宝石,不过还真的挺精致。

  张楠对这些小东西兴趣不大,但还是耐着性子陪两个女孩闲逛。

  半个多小时后,张楠发现有个卖二手货的摊位上有一大堆的旧书,边上还有个大框,里边也都是书,很多书看着都有不少年头了。

  看不懂,那些文字反正不是英文。

  不过妮可倒是停下来翻了翻,在摊位上买了本1902年印刷的意大利文《十日谈》,保存完好但不便宜,折算起来要20多美元。

  看不太懂也买,大概她喜欢这书。

  摊位上的书精选过,基本上要5美元以上,摊主说那框子里的书相对要便宜些。

  妮可有兴趣再找找,张楠也好奇的去翻了翻。

  意大利文不认识,英文的还是看得懂的。

  忽然,原本被压在筐子里比较靠下位置的一叠很特别的书籍被张楠翻了出来,当看清楚是什么时,他的手都不禁微微紧握了一下。

  整整五本,黄绢面,开本极大!“长50.3厘米,宽30厘米,明营造尺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

  张楠手里捧着书,脑子里不禁冒出这个年头。

  书左开,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字!

  对,这是《永乐大典》!

  手中第一本“永乐大典”四字下书:卷一千八百二十一之一千八百二十二,五本一看,都是连着的,一直到卷一千八百三十。

  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裹,全书格外庄重,全书基本无损。

  书页内容是用朱、墨笔写成:朱笔用来绘制边栏界行,书写引用书籍的著者和书名;墨笔用来书写题名、卷数、韵目、书籍正文并绘制图画;圈点是用内空外圆的芦、竹、骨或玉制笔管蘸上朱砂印泥戳上的,纸色绝对四五百年以上。

  张楠认认真真看了两页,一切都对,这是嘉靖时期重抄的基本错不了:这一册内记录的是道家精典,每一叶朱色的边栏界行都是用手绘制、而不是印刷,用的是明代官用的楷书: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

  张楠一示意,保镖一问价:5本一共一万里拉,不到两美元一本!

  500年以上的华夏文化瑰宝,在这个二手书摊上就卖了1美元多点一本!

  付钱,张楠把那个框子翻了个地朝天,再找不出第六本。

  那个摊主在一边叽里呱啦一顿话,似乎有点不高兴,但也不敢骂人。

  “艾伦先生,他说就这5本中国旧书,没了。”保镖翻译道。

  “哪来的?”

  保镖一问,那人回了几句。

  “一处老房子重修,前两天他从那弄来的,都在这了。”

  “那房子呢?”

  “拆了。”

  “让他带我们去,给他500美元。”

  保镖先没给钱,而是亮了一下西装衣襟,这才拿出500美元给摊主。

  摊主脸色都变了,只得和边上的摊主说了两句,跟上张楠一伙人。

  半小时后,张楠一群人到了一幢正在修缮的老房子旁:得到张楠示意的几名保镖这会搞得就像黑手党,叫住正在施工的工人,询问以前所有从房子里拿出来的纸张都去那了!

  还好,这两天没下雨,那些弄出来的杂物也还没有被用走,就堆在房子的院子里,小山一样老大一堆!

  工人们谁都不敢动,生怕惹来麻烦。

  张楠一指那个垃圾堆,“杰克,带人给我翻!找到和这本一样的书,散了的一页我奖100美元,完整一本奖1万!”(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