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香烟换铜钱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水少,所以古墓里保存的好,没多少渗进去的泥水。我们这几百上千年一过,墓里头全是稀泥,一板结硬的要死!”

  说着张楠还捡了块土疙瘩给王德彪看,“我们这的土还是酸性土壤,上千年的古墓,别说棺材,连骨头渣子都给腐蚀没了,就会有点瓷器陶器青铜器什么的,还没北方的宝贝保存的好。”

  说着还指了指旁边矮山上的一片茶园道:“种茶**好,不过就算青铜的,一个不留神都能烂成渣。”

  “不过那些烂铜钱我看还没烂的不成样子,字都看得清楚。”王德彪一听,说道。

  “埋的时间不长,加上埋下去的时候应该有个木箱子一类的东西的装着,所以保存的还行。”

  张楠这也是猜测而已。

  “对了,不是说青铜器不都是北方才有,我们这也有?”

  “这人怎么像个好奇宝宝?”张楠心里吐槽。

  “有青铜器,不多。我们这到了汉代才设县,不过春秋战国那会应该就有人了。再说汉代那会也有青铜器陪葬,只不过不多,还不怎么上档次而已。”

  “对了,王哥,下次要是再有东西挖出来,还得麻烦你招呼一声。”

  “没问题,咱们谁跟谁呀!”王德彪豪爽地说。

  一会功夫,吉普车回来了。

  张楠也不再对王德彪同志进行“考古知识普及”,拉上两麻袋铜钱,回家。

  “晚上到家里来吃饭。”姐夫走时对着王德彪说。

  “下次下次,今天要陪老婆去看电影,下次。”

  ……

  “阿楠,这几麻袋有戏?”项伟荣边开车边问他。

  张楠从裤兜里掏出两个小小的铜钱,“姐夫,单就这两枚,我就能把今天花的成本赚回来!”

  “真的?能这么值钱?”

  “真的!比金子还真!”

  两枚翠绿色的薄锈铜钱,上书“龙凤通宝”,一枚小平、一枚折三型。

  随意抓了几把就找到两枚,不发财才怪!

  30年后这大开门的一流品相,两枚加起来没个五六万你问都别问!

  一路无话,吉普车开回张楠家。

  卸货,和原本那三个麻袋一起堆在院子里屋檐下。

  “这几麻袋里铜钱品种要都是这个比例,估计能赚不少。”张楠很肯定的说。

  三人肚子都饿了,先出门随意吃了点。

  下午一上班,张楠去单位汇报了下工作,丁科长大加表扬,还打电话告诉了局长大人。

  又一同去局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和预想的一样,除了口头表扬外,郭国强局长还拍板:这次要给张楠记上一功,等局党委会研究后,再决定如何进行具体奖励。

  该报销的全报销,厚厚一叠“大团结”塞兜里,顺便还向科长同志请个几天假。

  这次丁科长极好说话,直接给了10天不扣奖金的假期作为奖励,算是把两趟出差的休假一起给补齐了。

  这就往曹娥中转站那边打电话,让他们想办法买两张去桂省省会绿城的火车票,越快越好,就是加点价也没问题。

  一个小时后电话回过来了,明天中午的票,硬卧,运气还行。

  因为也算是铁路上的关系,每张票票贩子就加了20块。

  抓紧时间整理东西,这趟可以轻松上阵。

  等姐夫帮着关兴权“搬家”到张楠这时,他已经在客厅里把一个麻袋打开,坐在张小板凳上,边上放了个水桶,拿着个刷鞋的刷子正在对几个铜钱进行清洗分类。

  “关哥,房间给你弄好了。”

  一楼的房间,有床有柜有桌椅板凳,铺盖卷都还透着股樟脑丸的味道。

  安顿好了,张楠又说:“等阿姨来了,就住二楼我那屋,我搬我爸妈原来住的那间。”

  “这样也好。”姐夫说道,都懒得问关兴权的意见。

  “对了关哥,明天咱们就去桂省办事,没问题吧?”张楠问道。

  “没问题,要带家伙吗?”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