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3章 禁军听谁的?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扭头吩咐唐蜀衣,“你命人去拿老身的帖子,请李提督进府商议大事。”她知道李云潇是九门提督,掌管着京畿内的所有兵马。

  刘金山暗暗点头,以薛太妃的名义,召李云潇进府,谅他不敢不来。

  此前,内阁曾经三番五次的召见李云潇,李云潇仗着是李中易的心腹,一直称病不出,闹得内阁的相公们,都很没有面子。

  如果还是政事堂主掌天下大政的时候,借李云潇八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藐视政事堂的诸位相公们。

  文武互不统属的根源,其实来自于李中易定下的文臣不预军事的原则,文臣武将各管一摊子的分权制衡造成的“恶果”。

  不许文臣干预军事,这是李中易定下的铁律,目的其实就是担心外行的文臣在军事上,瞎指挥!

  遍观史书,只要文臣集团取得了对军事的绝对支配权,瞎胡搞就完全不可能避免。

  血淋淋的教训,异常之深刻!

  比如说,两宋的文臣掌军,其结果是军队被腐朽的官场文化,彻底侵蚀殆尽,毫无战力可言。

  又比如说,明末时期,文臣屡屡对辽东的战事指手画脚,结果也是悲剧性的凄惨!

  李中易把军事和文治彻底分开,目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绝不能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悲剧!

  “娘娘,外面议论纷纷,对朝局的稳定非常之不利,老臣恳请娘娘召见警政寺的李延清和缇骑司的左子光,命他二人务必抓住造谣惑众的奸人。”孔昆有心拍薛太妃的马屁,故意把薛太妃捧得很高。

  实际上,内阁不仅指挥不动李云潇,更是无法插手缇骑司的事务。

  由此可见,李中易亲手制定的分权制衡的国策,有多厉害?

  只有内阁和军方都有求于皇家,皇家才能在各种政争之中,始终掌握主动权!

  “孔相公,大郎在京的时候,时常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其实并无大用,是这样吧?”薛太妃冷不丁的反驳,竟令孔昆哑口无言,他顿时收了轻视之心,脊背挺得更直。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外面传来消息,李云潇来了,等着太妃娘娘的召见。

  “请他进来吧。”薛太妃显得很客气,用了请字,而不是叫字。

  请和叫,别看只一字之差,其中的内涵却是迥然不同。

  薛太妃虽然从不过问军政事务,她却听李中易说过,起自于河池的乡军旧部,才是他们李家傲然立于朝堂之上的根本性力量,必须相信他们,重用他们。

  和普通的河池旧部不同,李云潇以前既是李中易身边近卫军的都指挥使,还曾兼任过老李家的大总管,这是何等的信任?

  俗话说的好,知子莫若母!李中易是什么人,薛太妃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李云潇能够掌管京畿的禁军和乡军,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了,李中易对他的绝对信任。

  所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