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5章 新气象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科主考诗,宋朝的进士科主考词和策论,所以唐诗宋词成了那个时代的名片。

  晚清冒然取消科举制度之后,导致文化人们顿时失去了上进之路,不是变成了革命党,就是转化为立宪党,总而言之,就是要限制满洲贵族的权势。

  李中易深谙官场上的潜规则,他自然不会去触碰县试、州试和省试的固有游戏规则,只需要将他亲自主持的殿试加以改进,便可在全天下顶儿尖的文化人堆里,找出他需要的真正人才!

  根据前线传来的战报,当野狐关被李家军拿下之后,再加上榆关早就被李家军所掌握和=控制,就等于是封堵了契丹人南下的通路。

  在幽云大平原上,部署了五万大军之后,其余的十六万精锐兵马,全都被杨烈带上了返回开封的路途之上。

  大军驻扎在开封城附近,无论是粮食,还是军资,都可以通过黄河的水运,给予充裕的供应。

  然而,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因为年久失修的关系,很长一段距离都无法通航,导致所有军用物资只能走海上运输。

  大运河的人为荒废,不仅白白的浪费了一条黄金水道,更是增加了北伐的李家军后勤补给的难度。

  所以,战事一旦结束之后,李中易便命令主力兵马回师开封,以便就近领取给养。

  从长远来看,定都开封其实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开封地处黄河边上,每年的封冻期,长则半年,短则四个月。

  通过河运的物资补给,因为黄河的封冻,会陷入停摆的状态。其后果是物价飞涨,草民苦不堪言。

  所以,李中易一直有意迁都,备选的地点,大致有三个地点:一华亭县,也就是上海的故地;二扬州,扬州的经济原本就很发达,水运和海运也异常之便利;三洛阳,洛阳也是几朝古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恰好处于整个天下的正中心。

  这三个地点,各有优劣势,李中易暂时没有完全想好,所以一直举棋不定。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上,考虑迁都一事,主要是刚刚爆发了石守信和王溥兴兵造反的大案,权贵们都担心被牵连进去,会连累整个家族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相公,门外已经没有了来客!”老管家魏七垂头丧气的禀报了最新的情况。

  魏仁浦重重的一叹,说:“老夫站错了队,首相之位已经大大的动摇,那些趋炎附势的家伙,也就不乐意再上门,惟恐沾惹了老夫的晦气。”

  “哼,您依然还是首相呢,那些人怎么敢如此对待您?”魏七愤愤不平的嘟囔个没完。

  魏仁浦表面看上去,一副与淡风清的模样,实际上,他心里悔得连肠都青了。

  谁又能想象得到呢,李中易明明没战败,却封锁了整个前线的消息,故作战败身亡的假相,目的竟然是引诱朝廷中不满势力的亮相。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