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4章 取润州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李中易:“皇上,您的意思是,把敌军都引去江州?”

  李中易微微一笑,说:“世人皆以为朕的目标是林仁肇,其实呢,朕还没南下之时,就琢磨着怎样绕过江州,直捣南唐的巢穴洪州。”

  按照后主李煜的个性,他自然不敢去江州督战,而只会待在远离战场的新都洪州(南昌)。

  以李中易的想法,既然李煜在洪州,南唐的腹地内部兵力又异常之空虚,那么,他不妨率领轻骑直扑洪州城下,打李煜一个措手不及。

  杨烈的手下有八万精锐,李中易带来了六万精锐,还有水师的两万人。也就是说,统一江南的总兵力,达到了破记录的16万人。

  别的且不去说它了,单单是杨烈率领的八万禁军主力,已经够林仁肇喝好几壶的了,更何况,李中易的手头还有六万人呢?

  杨烈在江北,李中易在江南,水师逆扬子江而上,无论总参议司怎么计算,都是必胜之局!

  当然了,必胜不等于速胜,而且还有大胜和惨胜之分。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有长江天堑的阻隔,林仁肇又是当世名将,必须小心应对。

  当然了,李中易想去洪州,必须考虑到洪州附近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

  在没有水师的帮助下,李中易带的兵如果太多了,单单是渡河就会弄出很大的动静,从而失去了偷袭的意义。

  如果,李中易率领的兵力过少,洪州城内尚有三万南唐的禁军,显然太过于冒险了。

  所以,李中易左思右想之下,决定的亲自带领一万五千人,星夜兼程的去偷袭洪州。

  只是,李中易心里很有数,如果不使出狠招,马光达和赵老幺一定会坚持反对他的冒险行动。

  李中易的这个计划,一直在暗中酝酿,别说马光达和赵老幺了,就算是随军的总参议司,也无人知晓。

  反正,现在尚早,等拿下了池州,李中易再做打算也不迟。

  当务之急,是利用黄登撤退的空间,趁势拿下南唐的西都江宁府。南唐的李家父子,在江宁府经营了几十年,不管是金银财宝,还是粮草辎重,都足以令李中易垂涎三尺。

  黄登放弃了江阴之后,润州的南唐守将有样学样,也跟着主动撤去了江宁府。

  这么一来,算上江宁府原有的一万五千万兵马,黄登的三万兵马,以及润州的一万兵马,南唐囤积于江宁的守军,其兵力已经达到了五万五千人之多。

  就总兵力而言,李中易也不过是八万人而已,其中还有两万水师。一守一攻,南唐的五万五千兵马,只要团结一心,倒也可以拖延一些时间。

  李中易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润州之后,南唐的旧都江宁城,就已经彻底的暴露于他的眼前。

  和以往北方雄主统一南方的形势不同,强汉朝的步军主力却是在江南,而不是有天堑阻隔的江北。

  这就是庞大水师带来的福利了!

  李家军水陆并进,一步步的逼近了江宁城,眼看就要兵临城下。然而,江宁城里的南唐文官重臣们,却在斗争弃城而走的黄登。

  南唐的文官们,压根就不懂守江必先守淮的军事逻辑,更不明白抱团取暖的妙处。他们揪住黄登擅自弃城的“罪过”不放,弹劾黄登的奏章像雪片一般飞进了洪州,摆到了李煜的桌面上。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