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2章 活罪难饶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没有先例啊。

  李虎的神经瞬间绷紧到了极致,惟恐出现不可测的事故,那他简直是百死莫赎。

  实验场上,李中易手举单筒望远镜,盯着相距近千米的那尊青铜火炮,有些出神。

  一般而言,和铁炮相比,青铜火炮具有散热快,金属伸缩性更好的特性。只是,青铜火炮美中不足的缺点是:成本太高!

  但是,青铜良好的金属伸展性,使冶铁技术尚不成熟的本朝,找到了降低火炮炸膛率的捷径。

  不过,由于造纸术的飞速发展,李中易大力推行的纸币——交子、钱引和小钞,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进了各行各业。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天朝从来都不是铜料的主要出产国,缺铜导致钱荒的问题困扰着历代的统治者。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铜四铅六,还是铜六铅四,由于铜器的价值远高于铜钱的购买力,总有不怕死的权贵或是商人,私下里把铜钱熔化了,取铜做铜器。

  这么干的后果是,朝廷制造铜钱的数量,远远低于市面上流通铜钱的需求量。

  钱荒的状况,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缓解,这是一道无解的数量题,也是铜料资源缺乏的绝症。

  基于钱紧的现状,李中易独家掌握的造纸术,也就派上了大用场。

  隶属于三司使衙门的造钱司,在李中易的大力推动之下,应运而生。

  根据市面上的需求,造钱司一共生产了五种面额的纸币,十贯、一贯、百文、十文、一文。

  就现阶段而言,属于纸币和铜钱并行的时期,也就是说,纸币的上市,并不影响铜钱的使用。

  只不过,各级官府收上来的铜钱,禁止再使用出去,必须登记造册之后,直接运往开封的三司使衙门。

  发行纸币最大的弊端,其实不是屁民们不爱用,而是朝廷肆无忌惮的制造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历史上,纸币在发行之后,就一直处于币值持续性贬值的下行通道,这和没有金融知识的儒官们大肆滥印钱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李中易给造钱司定下的死规定是:收入多少铜钱,就发行多少纸币,一文钱也不许多印。

  实际上,李中易心里有数,朝廷每收入一百文钱,其实可以发行一百二十文至一百五十文钱。

  也就是说,早钱司的造钱计划,平日从紧。真到了李中易要用钱的时候,就可以新增一定幅度的造钱的计划,以弥补财政支出的亏空。

  三司使衙门收上来的铜钱,大部分进了皇宫,作为李中易平抑货币波动的准备金。另一部分则交给了军器监,用于制造青铜火炮。

  另外,由于李中易重视海外贸易的立场,各国的商人来天朝做生意,使用纸币的比例,也跟着越来越高。

  这就是朝廷赚取的货币税了。就和后世的美刀一样,在悄无声息之中,大量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