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没文化 真可怕_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视一眼,也跟着挽起裤腿,下到田里。

  皇帝,尚书,侍郎都下田干活了,岸上的士卒,围观的百姓,也是纷纷响应。

  很快,除了留下一部分警戒,其他人也都挽起裤腿,下了田。

  十几个村民,一百多名士卒。

  大家很快干得是热火朝天,一部分负责去拔秧苗,一部分是负责插秧。

  真的是人多力量大。

  一百多人一起干,仅仅用了两多个时辰,一亩水田里,已经插满了秧苗。

  当最后一株秧苗插到田里。

  刘禅倍感舒畅。

  倒是年逾六十的尚书陈震,那是满头大汗,已经累得腰酸腿疼。

  刘禅有些心疼他,毕竟这么大的年纪了,插完秧刘禅没有立即回城,而是留在小院,让张家的三个部曲,去做些农家饭菜。

  也好趁此机会,让陈震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午饭过后,刘禅对三个张家部曲简单交代了一下,大致也就是对那一亩的秧田,该如何照料。

  什么时候施肥。

  什么时候记得除草。

  安排完这些,刘禅一行这才朝成都而去。

  刘禅安坐在龙辇,心情十分舒畅。

  水稻种植,很快就会见到成效。

  或许现在他们不会理解。

  不过用不了多久,他的这种水稻种植方法,很快就会得到全面推广。

  这也是今天他故意带上陈震,还有费祎一起来这里的原因。

  他们刚才插秧的时候,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刘禅能够感觉到,他们并不相信这种种植方法,会增加水稻的产量。

  他们也只当是陪皇帝玩玩。

  只要皇帝高兴了就好。

  再说了——

  皇帝亲自下田种地,这事儿若是传扬出去,大汉必然又会收获一片民心。

  若是丞相到时候知道了这事儿。

  必然也会夸赞他们,辅佐有功。

  至于粮食收成。

  他们也不可能渴望,皇帝种的这一亩三分地,就能装满大汉的粮仓。

  不过刘禅并不在意。

  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等到几个月后,水稻成熟,摆在他们面前的收成,会让他们眼前一亮。

  如此足矣。

  这次出城回宫之后,刘禅就老实多了,就连去那破院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

  本来刘禅还琢磨,反正待在后宫也是无所事事。

  整日看书,学习,练枪法,或者就是跟媳妇儿腻歪。

  倒不如再找个机会,溜出成都去清城山走一趟,去看看那些士兵训练的成绩,去看看诸葛乔筹备的精盐提炼司的进度。

  就在刘禅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诸葛乔给刘禅送来了好消息。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精盐提炼司一期工程完工。

  诸葛乔在信上说,他将精盐提炼司安置在一山坳里。

  这里四面环山,山顶以及通向山坳的所有出入口,他都安排了侍卫把守。

  选择山坳,诸葛乔觉得,因为煮盐会产生烟雾,很容易被外人探查到,但是山坳里就可以避免这个麻烦。

  等到烟雾升起,还不会露出山头,烟雾已经消散,只要在四周的山头设置士兵把守,精盐提炼的方法,是很难泄露出去的。

  目前他在山坳里建了一些房舍,已经开始小批量提炼精盐。

  与书信一起送到刘禅面前的,还有一袋他们提炼的精盐,差不多有三十多斤。

  刘禅有些激动,他打开布袋一看,里面真的是雪白如沙的精盐。

  “伯松诚不负朕!”

  刘禅将这袋精盐,让人送去了御膳房,他终于可以吃到精盐烹调的食物。

  这——

  还只是其中一喜而已。

  ……

  ……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