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旅顺战役(四)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径的炮弹更小。

  在望远镜中,那银灰色的机体上,红色的五角星清晰可见,那是工农革命军常用的标志。

  “这怎么办?往天上打么?”炮兵里面倒也有比较机灵的,但是机灵的建议根本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回应。旅顺要塞设计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空袭的问题,要塞顶部一直是重点加强防御的部位,炮口根本抬不到向天空射击的角度。而且日军也从来没有进行过防空火炮的研究与训练,现在除了等着工农革命军的飞机用炮弹猛烈轰炸要塞之外,日本空军根本没有别的应对办法。

  仰望着被中国空军垄断的天空,单方面被动挨打的感觉让这些炮兵们的心情变得绝望起来。不少日军突然怀疑是不是天上的神明也加入了中国人一边,彻底抛弃了在地面上的日本。

  天空中飞翔的是人民空军最新的轰炸机,“轰4丙”。一战快结束的时候,德国人开发了齐别林61斯塔克RIV的四发重型轰炸机。该机的载弹量达到了2000公斤,在战争末期参加过对英法的轰炸。战争结束之后,凡尔赛合约中规定德国人不允许拥有这种轰炸机。和德国潜艇一样,这部分技术也由德国转入幕后的“前总参谋部”转让给了中国,在中国继续研发。

  当然,德国前军人们也理所应当一样,把中国支付给他们的钱中间一部分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其他钱财则交给前总参谋部的人来分配。自打总参谋部被协约国勒令解散之后,这些失业军人们的是没有工资可拿的。

  1923年,人民空军最高指挥员是空军司令员。从最早的编制从大队开始,到后来的团长,师长,军长这些级别列下来,现在的空军司令楚凤歌算是第十八任最高指挥官,也是空军第一个活过18个月的司令官。

  此时这位司令员正在青岛要塞中负责指挥,按照楚凤歌的本意,他想亲自带队实施轰炸任务。人民空军大胆无畏的传统中,指挥员们绝不能躲在安全的地方指挥战斗。更不用说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的空军大规模轰炸行动。结果被政委在党委上开会,勒令他不许亲自参战。军事指挥官自然不敢抗拒党委的命令,不过楚凤歌坐立不宁的表现充分表现出他此时心情。

  “辽南机场有新电报么?”楚凤歌已经不知是第几次询问通讯员。

  “方才他们已经来过电报,天气情况很好,很适用战斗。”通讯员巧妙的回答了楚凤歌的问题。

  “海上侦查呢?”楚凤歌接着问道。这次轰炸采取的是穿梭轰炸,在青岛、烟台、威海方向的六个机场,与辽南方向四个机场,两边共十个机场起降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论陆军与空军的力量,工农个革命军自然对日本有着充分的信心。到现在为止的战争中,工农革命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