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4 巨变(三)_赤色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越优质,冶炼成本就越低。巨大的矿石储量让矿业部门都要乐疯了。但是这又牵扯了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万里迢迢的把铁矿石从澳洲运回国内。

  在本土不是没有建设过万吨规模的矿石吞吐港口,这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是可怕的工程。例如路面不够坚固的话,一个月内,往来的重型车辆就能把路面给压碎。这是对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极高的要求,是能够证明一个国家是否拥有真正强大力量的严重考验。

  这种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在和平时期倒也没什么,工业部门绝对肯做出这样的战略性投资。眼下是战争时期,在这个事情能否这么做可就需要极大的勇气。可那优质铁矿石对与冶金行业的吸引力之大,难以形容。以新西兰为例,这个地区的工业建设速度远超想象,靠的就是当地的优质铁矿。高品质的矿石让新西兰的钢铁企业成本直线下降,冶炼出优质钢材的步骤大大缩减。

  在新西兰的飞机制造厂零件合格率很快就超过了本土的工厂,这不是因为技术有区别,而是原材料真的不一样。能彻底消化掉西太平洋地区,把这些地区纳入到中国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的工业部门真的有信心以中国一国之力单挑全世界。

  现在中国的南下战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所有人都相信,陈克主席所做的决定是真正的“万世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得到的则是中国真正的光明未来。

  在绝大多数人沉浸在西太平洋的时候,陈克却没有这种想法。他再次召开了12人会议,这次谈论的内容让大家觉得陈克主席未免是“得陇望蜀”。

  “如果能把英国人从中东撵出去的话……”陈克提出了这个观点。

  李寿显作为国家总理是第一次参加正式的12人会议。他有些迟疑的说道:“我比较担心我们这么做会不会过早的迈过力量顶峰。”

  发展曲线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在条件确定的动态过程中,一旦到了力量顶峰,接下来的绝非是在顶峰上千年万年的坐下去。而是会几乎不可逆转进入力量下滑的阶段。想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新的初始变量引入到这个体系中来。这些新的初始变量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不断增加整个体系的力量,扭转不可避免的力量枯竭。

  只是凡有一利必有一弊,每增加一个参数,都会让原本的体系发生巨大的变化。参数增加的过多,就会出现要把原有的制度以及体系推倒重来的可能性。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政务工作者,李寿显对此体会很深。

  此时李寿显并不想对陈克唱什么赞歌,这不是他会觉得不好意思,而是李寿显觉得陈克这个人民党以及中国的领袖太称职了,再由衷的称赞显得很多余。

  在因为加入新变量而让体系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