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6章_世子风流李震李星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现代的通信侦查手段也很难做到这点,因为敌人总有战场迷雾的。

  而现在的条件更难,他既不知道敌人位置,也不知道自己人的位置,怎么操控?

  狄至和他事先约定的时间其实已经晚了,他差点以为作战失败,好在最后赶上了,这其中有很多运气成分,还有很多将领的战场临时判断。

  按照他事先预料走的部分大约三成左右,但这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准了,纵横千里里的战线,从大同到辽阳,十几万人的大军,复杂多变的敌我情况,他还能事先预料了大约三成。

  “劳资真他娘的是个天才。”李星忍不住自恋。

  到明天,杨文广,折惟忠也要到了,到时候就要进京。

  大军在江州城外停留的一段时间,一直在等杨文广和折惟忠。

  终于,十月下旬他等来杨文广和折惟忠,同行的还有义军首领辛先生。

  经两人介绍后才知道,辛先生居然还是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原名辛赞,祖籍在雄州,后随父辈迁入大同,还做了官,之所以不透露姓名是为避免暴露。

  见面之后辛赞谈吐得体,看得出读过很多书,不过言行举止之间又不像谢临江那样书生意气,而给人一种坚毅果决之感。

  毕竟是北方战乱之地长大的人,辽国,金国,景国,在那些地区打得不可开交。

  见面后李星河对他印象十分不错,却又觉得这名字好像......有些熟悉。

  另外则是大军驻扎城外给江州百姓带来的一波红利。

  毕竟这些前线回来的士兵,人人兜里都有大钱。

  而李星河在江州没什么好闲逛的,本来江州他就治理过,熟悉得很,即便这几年有了变化,也没什么新鲜感,反倒蒲察伶对一切充满好奇。

  李星河反正没事,就带着她到处逛逛,对于南方城市的惊讶也在预料之中。

  北方的艰苦条件摆在那,加上常年战乱,想和平发展是没可能的。

  对于中国古代,人们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中国人才是真正的战斗民族,几乎连年都有战事,没什么停歇的时候。

  有的人则认为,怎么可能,明明很和平,没什么战争啊。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国土面积都很大,战略纵深很大,这就导致即便边境天天在打仗,内地,特别是南方地区,总是能安享和平,发展经济的。

  就像景国,开元、宁江府这些地方已经有上百年和平,几代人不知道什么是战争。

  可景国整体和平吗?

  当然不是,之前边疆与辽国摩擦不断,隔三差五就有小打小闹,除去这些摩擦,上百年来景国和夏国,和辽国,和白夷,和交趾都打过打仗,零零散散大大小小算下来上百仗是有的,平均下来每年都要打一场规模不小的仗。

  可江州百姓有感觉吗?开元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