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不屑?_全职国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满打满算,全民教育到现在,时间其实并不算太长,年龄在六七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的。

  所以对一些老人来说,老规矩特别多,之前的一些老思想都还在。

  中医人虽少,内斗却不少,流派却不少,各种各样思想的人都有,思想开放一些的,郭文渊、罗元辰等人,都是比较开明的,思想保守一些,关宝成之前都是顽固派的。

  这位卓老,很显然又是一位顽固派。

  在一部分中医人看来,外科手术,什么肝切除、脾切除、胃切除,特别是器官移植这些,那就是反人类的。

  现今社会虽然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可中医人讲究以人为本,一刀切的观念在很多中医人看来都是草率的,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哪儿有问题就切哪儿,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切了之后患者的一些病变暂时是解决了,可之后呢?

  西医讲究治病,中医其实更讲究治人。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这句话出自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

  古代的很多谚语,很多名言,到了现代其实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单从字面意思理解这句话,其实是有些偏的,这句话的全文应该是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从整体来看,对照前后,其实这句话和国家没什么关系,说的还是治病救人。

  中医认为,一个人的疾病和生活的环境等各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上医医国,更为准确的说其实就是改善大环境,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医人,则是以人为本,遇到病症,整体思考,下医医病,则是单纯针对的某种疾病。

  这个说法其实和扁鹊大哥二哥三哥的故事差不多,扁鹊说自己名气大,其实是因为自己治疗的只是人们能看到的病症,病症已经爆发了,所以人们感受深,觉的他水平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少中医人其实都把西医划分为下医之列。

  患者来了,什么病就治疗什么病,针对病症为主,至于预后,后遗症,对患者生活的影响这些,自然是靠后站的。

  西医瞧不起中医,觉的中医是欺世盗名,一些厉害的中医人也瞧不上西医,觉的西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诸如此类的矛盾并不多见。

  像方寒这种,中西医皆通,特别是还擅长外科手术的医生,在一些中医人看来就是离经叛道了。

  “卓老说的不错,还好现在是新社会,我们方医生也遇不到曹操,要不然这脑袋还真不敢随便劈。”

  方寒还没说话,陈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