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4章 战役总结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突袭列城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自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境作战,自然而然的吸引了大量的目光。[首发]由于所处战场的地理位置等原因,这场战争不像美国人的各种处境作战那样处于记者的镜头下。而国防部长高峰辉在战斗公报上也仅仅提到了占领列城,俘虏多少多少。所有的战斗细节都处于一团迷雾之中。而印度方面则因为中方进行的大规模电磁压制,列城守军被成建制的消灭等原因,造成他们对战斗过程了解的不比记者多上多少。而且解放军历来有快速打扫战场的习惯,即便是第二天阿格尼霍特里集合了参谋人员在卫星照片上进行分析,也没能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外人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不代表解放军自己内部对这次战役不做分析。作为陆军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境作战以及“云战场”系统在实战中的检验,陆军各大集团军和军区的一号首长全部来到了北京,参加总参的“列城战役总结”。总结会议由国防部长高峰辉主持,空军的李华凌和天军的薛慕白列席了会议。由第五十四机械化步兵旅远程传输过来的战场录像和整个战役进行过程的记录和电文,都成为了这次总结会议的素材。总结优点,改正缺点,是这次会议的目的。对于战役过程中,“云战场”系统的作用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在对列城的攻击过程中,合成一营装甲一连的坦克和步兵战车互相之间的目标分配和相互位置全部清清楚楚。其火力分配比他们对面的印度人高了一个数量级。按照装甲一连索朗平措的说法就像是在玩电子游戏开了全屏一样。每一个坦克排在进行攻击过程中,任何一个车组都是一个信息获取平台,而其他车组获取的信息也可以通过云战场平台进行共享。一旦印度人的防线出现漏洞,就近的车组能立刻发现并付诸行动,其他的友军单位也能进行及时的支援。反观印度人由于对信息的获取还处于传统的时代,普通的短波通讯并不能让其士兵得到准确的战场信息,所以穿插和防守侧翼根本无从谈起。在云战场的支援下,合成一营打了一场水银泻地般的进攻。同时作为云战场信息获取终端的前线侦察兵们也通过“察打一体”的作战方式成为了战场上的“关键先生”。在正面部队暂时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下,从天而降的cm501g型战术导弹往往成为打开突破口的重要因素。但是,这次战役中也暴露了许多缺点。这些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境外作战,所以在后勤系统,战线建立,包括火力分配上都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54机械化步兵旅的炮兵团配属一个16门120自行迫榴炮的炮连,但是在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