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8章 另类的“落井下石”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埃及人在完蛋,中国人在抗旱。[首发]这不是谁传出的一句顺口溜。在三大平原地区,由于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持续投入和大额的柴油补贴等原因,尤其是煤变油工程第一期项目的顺利出油,几乎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大型农机和农村小型泵站的轰鸣声。白天太阳晒的要死,农户们和实行土地入股,工业化生产的农业工人们都开始向夜猫子看齐。白天睡觉,打牌,晚上下地干活。低压线路上拉过来的照明线路和氙气大灯把整片整片的农田照的亮如白昼。往年的经验,抗旱也好,抗病虫害也好,大面积的平原地区啥都好办。但是山区就不好说了,虽说现在在山区里种纯粮食作物的少了,但是架不住那些梯田已经改成了经济作物,茶园,水果,药材,调料等等。这些地区的经济作物一旦减产,产生的关联效应不比粮食减产少多少。但是,这些地方大多是山区或者丘陵,普通的大型农业机械根本上不去,而用人工的话,先不说人力成本,光效率就够呛。廖三伏对此心急如焚,如今电力的价格降下来了,但是问题是这不仅仅是动力的问题。对于山区,要想开采地下水的话,就只能使用岩石深机井。因为山区的岩石层含水量几乎为零,必须向下打深,然后穿过岩石层直接打到含水层上才能弄到地下水。这样一来对于打井的设备和技术就是一个较高的要求。平原地区不怕,甚至一两个人弄一根够长的钻杆就能手工戳出一个井,然后接上抽水机就行了。山区在岩层上打井就必须上工程机械。但是工程机械的体积却让他们进山成了一个难题。另外不仅仅是打井,其它的农业机械也都存在无法进入山区或者梯田工作的问题。南方的一些人们曾经创造性的将摩托车的后轮卸掉装上小型农机,但是这种自己改装的小机械能够适应狭窄地区不假,可垂直的落差问题依然不好解决。说白了,这里需要能爬山的农机。可是农机爬山……就像导弹院的家伙们玩军转民玩出大丧失的灭火导弹一样,这次节操碎一地的是电力口。电力口那个多脚工程机械的全部测试已经完成了,被刷上国家电网的标志或者南方电网的标志后,再刷上橘红的底漆和黑色的防撞条漆,这些内里很先进,外表看起来像儿童玩具的东西开始跟着电力职工们走南闯北。虽说翻山越岭不在话下,而且一辆带兜的单机拉起来就走。但是那个昂贵的价格和镀锌管+帆布的驾驶室还是让人疯狂的吐槽。为此,电力口的人开始打算拉其它的人下水,来给他分摊成本。首先找上的是部队。搞开发的工程师们拉着搞市场的业务员们把这东西的机动性吹的天花乱坠,可是在关键的行程和载荷上,立刻就现了原形。军方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