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四章 张诚背锅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中旨,准许高拱回京,让张诚安排人去接。”想了想之后又说道:“过两天再告诉他。”

  “是,陛下。”陈矩答应道,

  想到张诚刚刚高兴的样子,陈矩已经在心里替他默哀了。

  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

  要是过不了,别说轮值,命能不能保得住都两说。

  陛下升了张诚的官,给了赏赐,现在又让他去接高公进京,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这个锅就是让张诚来背。

  朝廷上下的人都反对,结果皇帝一意孤行,那肯定是张诚暗中使的坏。

  何况皇帝这一次要发中旨,这可不是小事情。

  在大明朝,地位最高的是诏书,通过内阁和司礼监的那种。整个国家的意志,层级最高。

  在诏书之下就是皇帝的圣旨,也就是中旨,基本代表皇帝的个人意志。

  武将勋贵这边没得说,皇帝的中旨也必须要遵守。

  文官就不一定了。文官非常擅长做的一件事情——自己搞特权。

  皇帝的中旨,他们可以不接,最早开先例的时候是皇帝给大臣升官的时候。

  大,他们会假装客气一下,不接旨,多让皇帝来几次。

  这让先帝皇帝礼贤下士,大臣谦虚解释。

  可是凡事就怕开口子,这个口子开了以后,文官们就会把它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了他们可以不接皇帝的中旨。

  当然了,也分时候看皇帝,看皇帝好不好欺负。朱元璋和朱棣的中旨,谁敢不接?弄死你丫的!

  万历皇帝的中旨可就没那么好用了,不过也分时候。这次高拱肯定会接。

  在文官里面,接中旨做事情也是为众人所唾弃的。

  他们非常擅长舆论和道德绑架的,比起后世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甚至用家国大义绑架你。

  高拱脸都已经丢了,不在乎再丢更多一点。

  只不过,张诚恐怕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想到这里,陈矩还挺感谢张诚。

  这要是没他,恐怕这个帽子就是自己的了。

  想到那个情况,陈矩都有一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一点都没有高兴。

  有些兴奋的出了皇宫,张诚直奔东厂。

  陛下给了自己这么好的待遇,自己也不能辜负陛下,一定要把事情办得好、办得漂亮!

  这一次要再立新功,压陈矩一头!

  京城,董大宝大宅。

  这座宅子是董大宝新买下来的,花了不少钱,正是用这座宅子董大宝把周老二和张三的家眷全都接了过来,两人的丧事也是在这里举办的。

  此时此刻大宅里面聚集了很多人。

  董大宝从不远处气势汹汹的走了过来,压着腰间的刀。

  看了一眼身边的手下,董大宝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回大人,都到齐了。”手下连忙说道:“全都在里面等着大人。”

  董大宝点了点头,迈步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子里面的人连忙站起来,见到了董大宝,连忙躬身说道:“见过大哥。”

  面容严肃的点了点头,董大宝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伸手向下一按说道:“诸位兄弟都坐。”

  众人闻言,呼呼啦啦的都坐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没离开董大宝,等着他开口。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