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六章 官僚资本_回到明朝做仁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孤家寡人啊!”

  周围的人胆战心惊,谁也不敢说话。

  但凡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肯定又有不好的事要发生。

  朱翊钧没有去管他们,背着手直接转身走了。

  他不想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他要回房间。

  其他人都很担心,但是没有人敢进去。

  一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朱翊钧才出来。

  吃完了饭,朱翊钧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精神奕奕的样子。

  这让跟着朱翊钧一起来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看了一眼精神好了一些的陈矩,朱翊钧说道:“跟朕说一说,看看你都查到了些什么,让朕知道知道。”

  “是,陛下。”陈矩连忙说道:“整个扬州盐城,经营食盐买卖的大小商户超过三千家。其中称得上规模的,也有两百多家。这两百多家当中,有一百四十家年收入不到三十万;剩下的六十家,几十万到百万两不等。”

  “整个两淮盐场,每年能为这些大小商人赚取超过八百万两的利润。奴婢按照产盐的数量和售价核算过,他们每年能赚八百六十万两。”

  朱翊钧听了这些话,都没觉得奇怪。

  如果不能赚这么多钱,这些盐商凭什么这么有钱?

  八百多万两,这个不是毛利润,而是净利润。

  现在大明朝每年的年税是多少?

  不到二百万两。也就是说大明的盐铁专卖、国家统筹,肥的却是这些盐商。

  朱翊钧记得很清楚,最早弘治年间纳粮开中,朝廷盐税收入不足百万两,然后就有了大名鼎鼎的弘治改革。

  改革完成之后,第二年大明盐税收了两百多万了,第三年收了三百五十万两。朝野内外一片称颂,弘治皇帝也很高兴。

  可到了嘉靖皇帝,大明盐税又不足二百万两了,最后落到一百二十万两。嘉靖皇帝只能派人南下巡盐,每年都要去,就仿佛要饭一样,每年都搞不上来。

  但是严嵩派人去就能搞得上来。严世藩的人去了,一年能搞五百多万。

  坐在椅子上,朱翊钧面无表情的伸手敲打着桌面。

  如果说两淮盐商赚八百万,朝廷收二百万,总计一千万。百分之二十的税,看起来并不是很高,但也不低了。

  但问题是两淮盐场赚八百万,大明全天下盐税不到二百万,两淮交了多少钱?

  都让他们逃税逃疯了。这还只是官面上能查到的,下面查不到的更烂。

  抬起头看着陈矩,朱翊钧说道:“找到了多少案子?”

  “回陛下,大大小小的案子实在是太多了,奴婢一时之间也理不过来。”陈矩跪在地上说道:“臣这次回来,带回了一百四十多件案子,全都是查有实据。请陛下恕罪!”

  朱翊钧看了他一眼,缓缓的说道:“足够了,你起来吧。”

  说完,朱翊钧转头看向张诚说道:“这些案子就交给你了,好好的商量商量,看看这些事该怎么查。”

  “是,陛下,奴婢明白。”张诚连忙躬身说道。

  朱翊钧看着陈矩,温和的说道:“知道你辛苦,下去弄些补品,好好休息吧。”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