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9、第 169 章_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较大。”

  谭总工沉吟半晌,又低头去看那张图纸,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最终下定决心道:“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溜溜,先生产一台样机试试效果再说吧。”

  “哈哈,我们徐工肯定没问题的!”戴誉拍了拍徐存元的肩膀。

  厂里全力支持十三号机的试制,所以跟十三号机有关的项目几乎是一路绿灯。

  不到一个礼拜,分厂那边就将徐存元设计的这款拉削打孔器的第一台样机送来了总厂。

  谭总工安排人员用这台打孔器在正在总装的一台运输机上,用机翼与机身交点处的几个小余量过渡孔进行了试验。

  试验成功以后,这台样机被送去十三号机的总装车间,代替钳工师傅,对机身机翼上的所有交点孔进行铰孔。

  原本需要由钳工师傅精加工好几天的交点孔,用上拉削打孔器以后,一天内就完成了所有工作。

  不但提高了孔径的精确度和孔的光洁度,还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谭总工听说了结果后,特意来车间对徐存元进行了表扬。

  总装车间这边在按部就班地完成装配任务,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戴誉在心里的小本本上都一笔笔记得很清楚。

  不过,目前唯一的变量就是起落架的问题。

  这天临近下班前,戴誉又跑去了金属材料实验室。

  “嫂子,项目咋样了?秦师兄那边的实验有进展嘛?”戴誉进入实验室,所有人都在忙碌,来接待他的是秦学艺的爱人柳静。

  柳静在华大时是材料工程与科学系的助教,来了二机厂以后,跟秦学艺一起进了金属材料实验室,是一名助理研究员。

  “已经按照潘教授给的那份手稿进行正式实验了。”柳静向实验室里瞅了一眼,小声说。

  戴誉对起落架钢材的事,实在是心里没底,指着自己下巴上冒出来的一个火疖子道:“你看我这火上的,当初谭总工给新型钢材的七十天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了,咱们得抓紧时间呀!”

  “你也是搞科研的,应该知道的,研发新型材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哪是催一催就能催出结果的!”柳静也挺无奈,要说着急,他们两口子比谁都着急。

  从北京远赴千里来到滨江,他们刚进二机厂就被厂里委以重任,研究新型钢材。

  厂领导不但给了秦学艺实验室副主任的位置,还给他们夫妻俩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而他们在华大任教时,一直住着秦学艺分到的那套单身宿舍,整间屋子只有十平米。

  新型钢材的研发是厂里对他们的一次考验,是验证他们研发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项目成功与否,不但对十三号机很重要,对于他们二人的事业发展同样重要。

  “嗐,所以我都不敢去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