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二节 扶持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名可不愿意自己前脚走,后脚山东这里的义军就又打成一锅粥,那只会便宜了清廷。

  在于七所部抵达前,邓名就提前派出了一个慰问团,其中不但有邢至圣和吴月儿,还有夏捷夏举人等多名缙绅——夏捷虽然不是现在扶清灭明军中地位最高的缙绅,但他跟随邓名的时间早,所以资历过人,俨然也是一位人物了。

  在派出使者团的同时,邓名也开始在军中吹风,表示他认为胶东的军事领袖非于七莫属。

  不过邓名才吹了一天风,派去迎接于七的夏捷等缙绅就溜了回来,这些缙绅聚在一起议论了一会儿后,就一起来求见邓名。见到邓名后,缙绅异口同声地表示,他们不能服从于七的领导,也绝不能把扶清灭明军交在此人的手上。

  “如果国公不亲自出任登、莱两府的提督的话,小人就带着乡亲们回家了。”一个性急的登州缙绅说道,他刚刚加入扶清灭明军和扶清议院没有几天,如果现在就撂担子的话,估计被清廷事后追究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以往要是有这种言论出现的话,不用邓名说话,其他缙绅就会给发言人扣上一个“通邓”的罪名,若是说服教育不奏效的话,就会把这个顽固不化的家伙拉出去杀头。但今天其他缙绅却没有什么反应,还隐隐表现出赞同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邓名大吃一惊。

  这些人虽然是墙头草,也上了贼船,但却没有人想当出头鸟,自古以来的规矩就是枪打出头鸟。固然法不责众,可能会迫使清廷赦免叛乱的缙绅,但领头的那个多半跑不了——皇帝的思路很明确,如果领导者能够落好的话,那以后挑头闹事的人就更多了。所以,即使是冤案,带头喊冤的人也难逃一死;而群众的思路也很简单,闹事一般就是因为实在忍不下去了,大家的愿望就是获得合理的补偿,让官府适当收敛,既然目的达到了,那领头大哥倒霉了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以后逢年过节给他上一杯酒了。

  邓名知道这些缙绅的目的是招安活下去,所以出任胶东军事领导显然和他们的志向有违,因此邓名提出于七这个人选后得到了缙绅们的一致赞成。反正缙绅对自己子弟有不错的控制能力,还是粮草和军饷的提供者,不愁于七不重视议院的意见,加上他又是有名的反贼,正好让他去顶缸。

  “于七不是雄主。”一个缙绅低声说了一句,见邓名的目光扫过来后,这个缙绅朝着夏捷一指:“国公问夏先生就知道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邓名和颜悦色地问道,他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促成胶东军实现长久的内部稳定,强行压众人同意他的意见毫无作用。

  “于七的主力还在牙山呐,他这是带了几万难民过来了。”夏捷连敬称都没有了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