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章 证实_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

  东宫杖毙数十人的事情。已经悄然传开。

  整个朝堂的气氛,变得十分紧张。

  上朝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感觉到了不对。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

  御门听政。

  朱元璋在听完汇报后。

  只是看了一眼江夏候周德兴,就宣布退朝。

  回到奉天殿。

  就开始处理政务。

  要是以前的话,他偶尔还会去东宫看看皇太孙的学业。

  但是现在让他感觉心寒。小小年纪城府极深,未到目的,不择手段。

  虽说帝王是需要这样的心思手段,但不管是什么人的话,这可不成。

  吃完饭。

  午睡后,起来又准备批阅奏折。

  王虎呈上了两张纸。

  “皇爷,这是安怀巷送来的。”

  朱元璋打开一看。

  里面有他布置下去的题目。

  沁园春雪这首词立意深远,而且没有阅历和豪气的人绝对不可能做出来。

  而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又不是生在乱世,能有这种气魄?

  所以,他还想试试。

  看到用的字体和两首诗都感觉不错。

  至于更深的东西,他也理解不了。

  毕竟朱元璋小时候没有读过书,后来进入军中,戎马半生。

  “去吧翰林学士刘三吾,国子监祭酒胡季安,翰林侍读黄子澄,方孝孺,兵部尚书齐泰给我叫来。”

  当几人一同来到奉天殿时,大家都有些莫不着头脑。

  这接连两天,皇上一天叫的人比一天多。

  到底是唱哪一出?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想听听你们对这两首诗和字的评价。给他们拿过去看。”

  “是,皇爷!”

  太监双手接过宣纸,走到几人面前,拿给刘三吾和胡季安。

  刘三吾,胡季安是士林大儒,且年龄比其余三人都长。

  自然是先看。

  随后两人交换过看完,才传递给其余三人

  陛下,这手好字深得几分火候,而这杂诗,也写得好!”刘三吾忍不住称赞。

  “不错,这首咏雪末句乃是点睛之笔,些此文章的人在诗词上的功力,也找不出几人来。”

  胡季安也跟着说道。

  “圣上,不知这两首诗是出自何人之手。”方孝孺问道。

  “和允炆相比,孰强孰弱?”朱元璋问道。

  “此人笔法老练,至少有十数年功力。至于诗篇,更是文字深厚。皇太孙还未及弱冠,有些差距也实属正常。”

  方孝孺是朱允炆的老师,自然人是喜欢他更多一些。

  “陛下,方学士说得不错。皇太孙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习治国之道。所以在诗词上,与之相比稍显不足也是情有可原。”

  黄子澄也跟着说道。

  “齐泰,你怎么看?”

  朱元璋很欣赏齐泰,要不然也不会赐他泰字。

  “圣上,我与两位翰林所想不差。”

  朱元璋没有问刘三吾和胡季安。

  毕竟后者是国子监祭酒,不管皇太孙的学业。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贡茶,才缓缓说道:“你们几个是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