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银圆开路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圆的花销,看起来很多。只要这些银圆在南京城里能像银子一样的流通,再花五万银圆都是值得的。你应该这样想,今后整个大明的商家,都信任并且愿意用银圆,愿意把银子存进钱庄,取走的是银圆。”

  别人这么说,钱不多肯定不服气,陈燮这么说,他是认账的。每年上下打点就得五万银圆,楼上的听众柳如是心里暗暗吃惊。这陈姐夫,怎么玩这一套也是那么熟练,换成以前,柳如是的看法肯为“一定不是个好人”。现在嘛,给一通忽悠过了,是非观念有点模糊,想法自然是成大事不拘小节之类的话。后来的史学家,因为陈寅恪的缘故,对柳如是多有推崇。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柳如是,不过是个小女孩子。十几年后也不到三十岁,见识能高到哪里去?钱牧斋不肯投水殉国,她不是也跟着一直活下来了么?

  后人受《桃花扇》一剧影响巨大,反倒忽视了历史本身。如同知道《三国演义》而不知有《三国志》。仔细读《南明史》,不难发现,“正义人氏”没几个坚持节操的。反倒是奸佞马士英,坚持了一个传统文人的底限和节操。可笑的是,东林文人,一边承认马士英死明为国史,一边又编撰野史诽谤诬陷之有投降之污点。

  扯的有点远了,总而言之,一个小姑娘,自小长在烟花地,骗她不要太容易。

  接下来几日,陈燮每日早出晚归,大把使银圆,南京官场上下都拜了一遍。陈燮这个财神爷的名声算是坐实了,陈财神爷包占秦淮河上的带刺玫瑰郑妥娘的风流故事,也都传遍了南京。甚至连柳如是都被牵扯进来,一些酸溜溜的文人,不免猜测脑补,陈某人一枪挑翻两朵金花的段子。

  南京官场不比北京,都是一些政zhì上失意,被打发来养老的。所谓南京六部里,充斥着一些官场破落户。陈燮的名声素来不错,指望他发财的人大把,有银圆开路,自然好评如潮。

  隔了一段时间,南京城里的事情传到了北京,陈总兵不务正业,跑南京去打着“坐监”的旗号去包养名妓的事情都传到崇祯跟前了。结果朱由检同志不过是微微一笑道:“好货好色,性也!”陈燮要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崇祯还真不放心了。天性多疑的崇祯,现在对陈燮的忠诚有信心,自然没把这点事情当一回事。一手捞银子,一手抱美人,上了战场敢玩命,这不是武将的典范么?更不要说,陈燮还是御赐的监生,风流快活才是正常现象。

  一眨眼陈燮在南京呆了半个月,主要结交目标都是官场,士林没什么接触。

  半个月的时间,隔壁的大宅子,该打通的打通,需要加盖的加盖,找来干活的人数先后来到,开始有专人短期培训,一个报社该有的硬件基本都出来了。软件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