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七章战略人才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就是朕的股肱之臣?明明是对朝廷有好处的事情,却不肯表态。你们到底想干啥?你们到底在顾虑什么?朱由检的脑子里一联想,问题就很多了。

  候徇这一招真够狠的,一下把一干大臣都逼上了悬崖。不说话肯定不行了,朱由检正在看着他们呢。“陛xià,臣以为可推广,亦不可推广。”孔贞运先开了口,说完这句就没下文了。

  朱由检的脸色更难看了,你说话说一半,啥意思?好在总算是有态度,继续看别人。

  贺逢圣只好拱手道:“臣不懂这个,好坏难辨,不宜妄言。”

  黄士俊一看他也得说,上前拱手道:“臣以为,兹事体大,不妨先缓一缓。切忌操切!”

  杨嗣昌这个时候也只能发言:“陛xià,臣以为不可,非不善也,时不济也。”

  这话有点干货了,朱由检精神一震,心说这才对嘛。好歹给个准话,不然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决定?杨嗣昌系前文提到的那个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他是三月进的京,因为在地方工作出色,朱由检招其招对。杨嗣昌跟朱由检说:“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就这话来说,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真是无比的正确。接着又提出一个战略构想,“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何为四正?湖广、河南、陕西、凤阳,何为六隅?山东、山西、应天、江西、四川、延绥。就战略而言,这是一个很牛叉的战略,纵观明末,真心没人能像他这样,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明朝的乱局。

  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一句话: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读史还读懂了,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真的太正确了。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当然,这个正确,是建立在喊出这个口号的人是在朝,而不是在野。

  这次招对,朱由检说:“恨用卿晚。”客观的说,杨嗣昌真的是个人才,而且很适合崇祯朝的人才。杨嗣昌提出的战略,如果能彻底的贯彻执行,哪怕能执行个七八成,大明不会忘。

  人无完人,对杨嗣昌而言,其他的就不要要求太高了。

  正受皇帝信任的杨嗣昌出来说话,言之有物,自然能让其他人感到威胁。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没啥可说的,就算是温体仁,也都没说啥,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好说了。

  杨嗣昌继续道:“陛xià,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集中一qiē力量剿灭流贼。不可节外生枝。待大局稳dìng,再行此举也不晚。”

  这是很明确的告sù朱由检,这东西是好东西,但是现在不能拿出来。朱由检听懂了么?搞清楚其中的内涵了么?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话打动了朱由检。

  兴致勃勃的朱由检扫兴而回,宣布散会。这事情就告一段落了,然后杨嗣昌要继续的战略计划,还得跟皇帝继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