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还是制度的问题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你来看病,得收贵一点的费用,没钱穷苦人。能免就给免了。再说了,您是陛xià啊,怎么能一门心思在怎么挣钱上头,大明的要紧事还多得是呢。”陈燮一番话,最后又给兜回来了。

  朱由检讪笑两声,心里不好意思,却决定了要格物学堂和医院的事情,至于人才,管陈燮要,不怕他不给。“好好,你说的对,既然如此,那就好好说说,大明还有什么要紧事没办?还要朕来操心费神的?”

  听到这话,陈燮陡然把脸色一沉道:“陛xià,您这样可不行,关乎大明的江山社稷,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对待。”朱由检很明显的一愣,立刻回到了皇帝的本质,站起拱手道:“朕谢过思华提醒,还请继续指教。”

  陈燮这才松了脸色,继续道:“指教谈不上,就说臣的一点浅见。以臣看来,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是完善各级咨议局的监督机制。次要的才是官府制度的完善,太祖当初草创的官府制度和科举制度,说句不敬的话,是有缺失的。”

  朱由检越发的严sù了,这是提到了朱元璋了,陈燮敢当着他说这个话,就是很忠心的表xiàn。不然谁会跟他说,太祖办的不好,您不能学太祖。事实证明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个特例,他的精力及其旺盛,一个人能干好多人的活。他创立的集权制度,说到底还是建立在个人的能力之上,后来他的子孙们,就没这个能耐了,内阁制度出现,司礼监的制度出现,实际上就是一种皇帝权力无法照顾太全面而衍生的制度。朱元璋那样的皇帝,爽是爽了,任何权力都在手里,但是太累。其他皇帝,多数都做不到他的样子。

  “你大胆说,朕仔细听。”朱由检的态度出来了,陈燮这才道:“陛xià,臣以前说过,现有官府对基层的控zhì力度是很差的。大明的官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口流动的现象加剧,现有官府存zài的弊端,不用十年就会体现出来。所以现在就必须未雨绸缪,对现有管制进行完善和改进。首先说基层权利,这点必须改进,不然到了乡下,什么事情官府都插不上手,全是士绅、宗族、小吏说了算。这些人是没拿工钱的,他们也是要养家糊口的,时间长了,哪有不伸手往兜里装的。养成习惯了,这些人就理所当然了。这是对普通百姓一层扒皮。所以呢,今后应该增加乡镇一级的权利机构。”陈燮说着在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结构图。

  “陛xià请看,这是县,下面是乡、镇,别小看这些乡镇机构,他们能最大限度的把权利掌握在官府的手里。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县令管一个县,人口少则七八万,多则十余万,说的不好听一点,根本就顾不过来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