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三章最现实的问题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太强硬。反对派的代表则是钱谦益,最为新晋的外交部长。他的主张也很明确,辽东的一qiē从无到有,都跟大明政府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苏领事的事情暴露出来,大家装糊涂是能继续混下去的,但是现在暴露出苏领事的问题后,整个了当官场由大明吏部选派的官员。都存zài一个潜在的危险,只要认真去查,保证能查出类似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过分的刺激陈燮,没准被造成更大的危机。不如放弃辽东这个地方。从别的地方谋求利益补偿。

  争论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尤其是钱牧斋这么一个观点:朝鲜王禅位、东瀛也将步其后尘,大明失去两个属国已经是必然的前提下,如果还要坚持过去的那一套,失去的很可能是你更多的地方和利益。比如华亭新区,现在的繁华在钱谦益看来不过是一个假象,一旦陈燮被激怒,将其在华亭的产业进行转移,并且以武力把持海上贸易线,可以轻松的切断大明的海上贸易,击破“繁华”的假象。那么届时,大明的商人只能把货物送到南洋去进行交易,而不需要多跑路的欧洲商人,完全可以在直接在兴海城就能买到想要的货物时,税务部门找谁去收税?失去了海上贸易这一条利益线,对整个大明的财政而言,根本就不是重创能形容的,直接就是毁miè性的打击。海上力量基本为零的大明,对上陈燮的海上力量,无疑蚍蜉撼树。就算是在陆地上,大明也存zài这个问题,只要陈燮愿意,大军自辽东出发,朝发夕至,沿途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抗衡的军事存zài。即便是京师的新军,也是听命于陈燮的军队。

  这个问题以前大家装着看不见,现在拿出来说的时候,等于是揭开伤口一般的残忍。可以想见,如果把这些问题拿到议会去讨论,内阁的强硬派毫无胜算,一成都没有。没有人会为了大明的财政收入去得罪陈燮,没有人会为了大明财政的利益,放弃自身哪怕一两银子。

  从这个问题暴露出来另外一个问题,大明这些年的“中兴”频频在报纸上出现,“建新中兴”这个词,几乎是一致的论调。那么问题来了,“建新中兴”的基础是什么?外部,辽东的军事存zài,迫使蒙古和女真臣服,西域方面虽然远,但是在强大大明军事威胁前提下,主动的选择了恢fù过去的关系。内部环境更加的简单,没有海外贸易带来的海量的税收,大明的财政收入至少跌八成。想想这个数字,都生不出抗拒的心思。

  最终内阁还是抱着一个侥幸的心理,让钱牧斋走一趟东瀛,打着苏领事之事善后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重新定位的谈判前接触和试探,至少要知道陈燮想要什么。

  从横须贺登岸之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