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二十五章 甲骨_极品鉴定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骨的发现纯属偶然。1899年,清王朝国监祭酒、金石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发现了一种不认识的古代字。经过研究得知,这种“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牛肩胛骨。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字叫做甲骨。由于最先发现甲骨的是王懿荣,因此,他也被誉为“甲骨之父”。

  甲骨被发现之后,引起了术界的轰动。但是,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者罗振玉才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先后共集到近二万片甲骨,并于1913年精选出两千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以后甲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际上,甲骨的发现之地——安阳小屯村一带,为商之都,共经历了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后人称这段历史为殷朝,因而此地也被称为殷都。殷都被西周废弃之后,便逐渐沦为废墟,后人称之为“殷墟”。

  半个多世纪以来,殷墟出土的带字甲骨共约16万片之多,所用的单字也有4500多个。它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发现自成体系的一种最古老的字,与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苏美尔的“楔形字”几乎同时,也因为此,在提到地下宝藏之的时候,几乎公认为非甲骨不属了。

  而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大家可以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四羊方鼎,能够登上历史课本,就可见它的珍贵性了,与甲骨一样,它也是地下陪葬物,而且比起甲骨来,这四羊方鼎的传奇性还要大一些了。

  四羊方尊,重34。5公斤,器身方形,方口,大沿,颈饰口沿外侈,每边边长为52。4厘米,其边长几乎接近器身58。3厘米的高。此外,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四角各塑一羊。其中,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器外,羊身与羊腿则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圈足上,承担着尊体的重量。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角和四面中心线合范处均设计成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

  四羊方尊在地下沉睡了千多年以后,在1938年4月,被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龙泉村的村民姜景舒发现。由于四羊方尊有着不凡的外形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