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四章 跨越式发展_新大明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大。

  它再大能大过奈基去?能大过波马克去?能大过萨姆1去?

  比如预热时间长。

  那个不值一提,陆基雷达可不是舰载雷达,有足够的预警时间。

  比如低空性能差。

  现在谁要它打低空目标?再差能差过奈基去?好歹它还打下过蚕宝宝呢!就奈基要打蚕宝宝的话,估计蚕宝宝得拼命往上飞都不见得能亲密接触。

  现在这款导弹已经在研制当中,同样采取分工合作,鲲鹏航空负责导引头和控制系统,冲压发动机交给了霍克西德利,发射系统交给了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弹体设计由达索和布雷盖负责,其他参与者同样各有分工,目前进展很快,按照时间推算,最晚五三年以前就能试射,计划中的装备时间是五五年。

  而就在同时,杨丰自己的舰载防空系统也已经开始研制。

  他的选择当然是标准。

  标三这时候他搞不了,标一对他来说还是没什么难度。

  鲲鹏飞行器公司下属已经单独成立了自己导弹分部,而且同时进行着多款导弹的研制,不仅仅是标一,还有响尾蛇和麻雀,虽然这两款防空导弹已经在米国正在研制,但杨丰的和米国的可不一样,哪怕外观也不尽相同,至于有点相似那没什么可说的,导弹这东西还不都是一个样,互相借鉴一下呗!

  他给自己的响尾蛇,配备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弹头,一种是制冷硫化铅导引头的,一种是锑化铟导引头的,前者准备用来出口兼日常训练使用,后者则是战时使用的。

  这两者差距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攻击扇面而已,前者基本上只能追尾并且在很窄的扇面内发射,后者理论上具备全向攻击能力,包括迎头攻击,但实际上迎头攻击能力毫无意义,因为目标必须很近才行,实战中根本不会出现这种发射机会,但从侧后方攻击效果就非常好了,如果是在制冷硫化铅导引头作用范围内发射,那基本上不说百发百中也很少会有落空的。

  这样用最严格标准训练,但实战中却是最宽松的环境。

  而米国人的第一代响尾蛇是非制冷型硫化铅,那个攻击扇面更窄,而且作用距离更近,真要在空战中,前面的飞机稍微做一点机动就甩开了。

  而麻雀,杨丰并不是当空空导弹研制,而是作为近程舰空导弹研制。

  直到越战后期,半主动制导空空导弹的命中率依然很可悲,麻雀系列导弹真正展现威力,实际上是越战结束后出现的麻雀F,在此之前基本聊胜于无,对空战结局没有根本性改变,这从越战中战斗机空战结果可以看出,真正有用的还是机炮。

  而米国人的悲剧在于,他们恰恰把导弹看得太重,甚至都在飞机上取消了机炮,所以真打起来傻眼了,连六爷都能把他们敲下去。

  杨丰没准备犯这种错误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