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里米亚战争_货币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百多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以为会对他们的金融帝国产生影响的就是两件事:战争和革命。不管是革命还是战争,交战双方为了进行有组织的暴力行动必然要进行大量融资。战争和革命本身可以冲击原有的封建贵族和教会的统治秩序,使得金融家族扩大对政治的影响力。战争或者革命结束之后的重建时期也需要大量融资,如此可以实现一箭三雕的效果。

  1854年3月,一场席卷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战争爆发了。

  起初,克里米亚战争即将爆发的征兆并没有引起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留意,战争的引火线是争夺“圣地”。所谓圣地题目就是法国支持的天主教与以***为靠山的东正教争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起因则是自18世纪下半叶起,***在近东势力急速发展,力图攻占或与列强瓜分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南出地中海的宿愿。这就与在近东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发生了尖锐冲突。

  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地震,将急剧改变每个国家的财政状况和重新划分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益格式。于是天主教跟东正教打起架来,第一个上火的就是国际银行家们。

  罗斯柴尔德在战争初起时陷进被动,由于他们过度信赖从外交途径得到的情报。但是圣彼得堡这回很不老实,直到1853年6月都在反复向罗斯柴尔德家族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进行战争。1854年1月西方联军开进了黑海,詹姆斯仍然没太在意。2月,当俾斯麦得到***大使被从巴黎紧急召回的确切消息,立即心里有数了:“我当时在想,这个消息最能惊吓谁呢?我的眼光落在了罗斯柴尔德身上。果然,我刚把消息交给他读,他的脸顷刻变得像支粉笔一样白。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是今天早上知道这个消息就好了’;第二个反应就是,‘明天您能跟我谈生意吗’。”

  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掌门人莱昂内尔也对***挑起战争的举动大为意外,他在1854年3月已经看衰***:“一个已经负债8亿英镑的国家在进进另一场战争之前,实在应该慎重考虑。”

  打了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将罗斯柴尔德银行公债融资的生意再次推上高峰。这场战争使得每个参战国的军事开销都大大超越从税收中得到的财政收进,各国都不得不大举发债,纷纷扑向公债市场。

  罗斯柴尔德银行受贝列拉家族窝囊气的局面立即改变了。在国际公债市场上,没人能撼动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霸主地位,他们已经通过百年潜心经营牢牢盘踞住这一市场。包括动产信贷银行在内的一干竞争对手都从对克里米亚战争公债发行的争夺中无功而返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