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0224章 大西军的出路_大明最后一个忠臣大明最后一个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的后期,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

  他越是感到孤立,就越加变得猜疑暴戾;而越是猜疑暴戾又更导致他不分良莠的屠杀,使自己更加孤立。

  自古以来,任何一支队伍想要战胜敌人,必需有两个基本条件,即自身的团结一致和争取最低限度的同盟者。

  大西军在川蜀后期基本上没有同盟者,甚至作为大西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的普通农民。

  也在其所施行的暴力面前吓得远离而去,自身军队中的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增长。

  这正是大西军在四川站不住脚的基本原因。”

  杨展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当张献忠下令屠杀成都百姓后,他就觉得这个人已经疯了。

  大西军立国把成都作为国都,结果要把他自己国都的百姓,全都给杀的一干二净,还要放火焚烧。

  杨展觉得张献忠脑子一定被打坏了,会下这种命令。

  现在大西军皇帝张献忠那个疯子死了,秦老弟觉得有机会招降大西军残部吗?

  “我方才所说只是张献忠失败的第一点。”

  秦祚明伸手手指道:“第二点便是张献忠和他的一些部下们过分迷信武力。

  他们认为似乎只要掌握了武力,其他都不在话下,无论是粮食、物资、地盘、兵源以至人心都可以轻易地取得。

  因此,他们不注意恢复社会生产,不重视维护社会安宁。

  在大西政权统治的后期,四川人民未能得到起码的安居乐业、休养生息的条件。

  这固然同地主阶级的叛乱有关,但张献忠等人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也并没有作出多大的努力。

  一个拥有庞大军队的政权,只是建立在社会生产日益萎缩的基础之上,它的前途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第三点,大西军领导人的麻痹轻故,也是导致兵败国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他们起义的初期,各支起义军由于力量远逊于官军,为

  了达到保存自己、相机出击的目地,一直非常注意侦探敌情,避免行动的盲目性和遭受官军的猝然袭击。

  这个优良的传统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可惜的是,张献忠(李自成也有类似情况)在自己的军事力量对官军占了压倒的优势以后,就逐渐滋长了骄傲情绪。

  突出地表现为麻痹轻敌,不再兢兢业业,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了。

  张献忠、李自成的突然牺牲,都不是由于兵力削弱到连自己的领袖人物都保卫不了。

  相反,他们在牺牲时都还掌握着几十万大军。

  只是由于麻痹大意,情况不明时硬充好汉,卒致以身予敌。

  这种悲剧,我们要牢记在心头。”

  “我尼玛,说这么多,你还是要去见大西军的四个将军。”雷大头捏着烟管道:

  “你就没想到他们会把你给顺道灭了,毕竟杀不了远处的清军,还杀不了你个麻匪?”

  “哈哈哈,你说的对,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