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五章 “变天计划”五_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有着陈家人故意为之的成分在里面。

  陈家家训以仁义、忠信、中庸和慎独作为治家修身之道理,虽然都是从儒学之中截取的,陈家也没有什么大学问,还是那种被儒门瞧不起的商贾之人与野路子。

  但是就是这样的野路子,他们却能从中庸等儒家思想之中汲取精华为己用,早早的就看穿了殖民者和土人部落们的险恶之心,所以一直以来就秉持着财不露白、过犹不及的道理,并没有去过分的追求财富。也让陈家能够有惊无险的在南洋延续下来。

  反而在读书和其它技艺方面投入大量的资源,让陈家每一代每一个人至少都能有一技之长,即使家族没落也能有维生的能力,更有着东山再起的根基。

  所以陈氏家族在南洋将近四百年历史,其间不是没有遭受创伤打击、差点一蹶不振的时候,但每每都被陈氏族人或力挽狂澜或蛰伏积累,最后都能转危为安、东山再起。

  吴继宗夫妻就曾在之前给他们分析需要拉拢的南洋世家的时候,提起过陈家这些家训,并对此深为赞叹。吴家是武人出身,虽然与儒道不是一路,但都是大夏文明的遗脉分支,互相之间也是有着相似的道理。

  吴氏或者说郑氏一贯奉行的思想就是先祖留下的祖训“卧薪尝胆与广积粮、缓称王”。

  这两个一个来自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一个来自明太祖朱元璋,大家基本耳熟能详了,都是十分适合移居南洋试图完成复国大业的郑家的核心思想。

  而郑家人也是这么做的,先是蛰伏起来改名换姓,然后一点点积累自身的力量,从当年几百人的小聚居点,短短不过数年便发展到麾下上千战兵与数万百姓的夏人势力,后来得了南明皇帝和监国的先后册封,又在与土人部落争斗之中,逐渐建立起了吴氏庄园的前身吴氏卫城,奠定了吴家数百年的基业。

  说起来吴家祖训的道理似乎没有陈家家训那么高大上,但却十分的实用。

  所以对于陈家主的怀疑语气吴芷萱也完全没有生气的意思,而是耐心解释道:

  “世伯您刚刚也知道了,我们家祖上被监国鲁王殿下封了锦衣卫指挥使,并赐蟒袍仪仗若干,虽然当时只是虚衔,但在永历爷薨于咒水之难,上一任锦衣卫指挥使随着一起殉国,而我郑氏的东宁延续大明国祚,也没有设立锦衣卫的情况下,先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名头,就为我郑家招来了不少当时不愿以身侍奴、投降后金的锦衣卫和其后人,故先祖这个指挥使的官职也算是得了差遣,名副其实了!”

  “而这些锦衣卫后人便一代一代为我郑家效命,如今已经与我郑家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尤其这几十年来,我们将一些古老的情报手段结合现代的谍报理论,算是推陈出新,在情报这方面

  请收藏:https://m.jianshi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